孩子打小就不爱学习,从小学到中学,没有获得过一张奖状,每次考试,班级里的最后几名必然有他,考试及格了,反而是个稀罕事。
他在学校都干些啥?我也和老师接触过。上课的时候,别的孩子在认真听课,他拿着一支笔,这儿戳一戳,那儿画一画。我们给他买了许多笔,可是他手里没有一支完整的。
我对孩子的管教也不是不严。有一次周末,我们夫妇出去办个事,没办法看着孩子写作业,我让他上午把老师布置的语文试卷写一张,一定要写。这个任务不重,也不难。直到我们回来的时候,试卷一个字没动,好好的电视机反而被他拆了。我从外面搬回一个大石头,放在墙角,对他说:“不写作业对不对?”他轻描淡写地说:“不对!”我说:“人总是要为错误付出代价的,你在没有写作业的情况下玩了三个小时,还拆了电视机,就差把家拆了,就在这跪三个小时!”之所以在屋里跪,就是怕他被人拉走。跪足了三个小时,到最后他疼得站不起来。
孩子读不进去书,总有一些和他一样不爱读书的孩子找他结伴玩耍,一同逃学。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后,从竹园里砍回一根又细又长的竹鞭,给他一顿好抽。那是我打他最狠的一次。我要告诉他:逃学的代价有多大。
为了激发孩子主动学习,他妈用干体力活来让他明白学习的累赶不上干活的累。那年我家有两亩地红花草结籽了,我和他妈都要忙于插秧,就把收种交给孩子干,收那个草种也很累。结果他仅用了半天就完成任务,他似乎有的是蛮力气。
孩子刚上高中那会儿,也许是好奇,也许是真长大了,学习明显比以前认真,周末回家也不需要我们监督着学习,我们夫妇都感到很开心。高三那年新学期开学,我把学费交给孩子,让他去学校报到,他高高兴兴地去了学校。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中午吃饭时,孩子把“铺盖”卷回来了,学费如数交还到我手里,我知道问题很严重了。
我找到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列出他逃学上网的几个案例,最严重的一次是晚上10点下自习,学校大门已经关闭,他翻院墙出去上网,被校长拖下院墙。班主任表示:“学校管不了他,被开除了。”
他还没有毕业,没有拿到毕业证,这时候被开除,意味着几年时光白费,我们花出去的钱也白搭。我只好和班主任讲情,和校长说情:能不能给孩子一次机会?孩子也知道问题严重,向老师认错并保证以后不上网吧,服从学校管理。学校也退让一步,让我们陪读。孩子妈才在学校附近街道租了房子陪读。
2012年高考,6月24日即分数揭晓那天,他比往常要乖很多,整个上午在楼上没有挪步。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也不下来,我想:要是叫他吃饭,也许他会不理睬,甚至和我闹脾气,我换了一个口吻,调侃他说:“恭喜你啊!我刚刚给你查分了,我们家祖坟冒青烟,你考上了一本,超过了一本线。”
孩子立马来了精神,惊讶地说:“真的吗?”我说:“真的!真的!这么大的事,你看我像是说谎吗?”他下楼,打开查分通道,输入身份证、准考证号,11点前总是不出结果。
我劝他先吃饭。他放下电脑,只用了五分钟不到,狼吞虎咽地把一碗饭吃光,又坐在电脑前查分。这一次弹出了分数,各科相加总分305分,他嚎啕大哭——是伤心,更是失望。他断断续续地问我:“爸爸,你明明知道我没考上,为什么还要说谎?”我说:“其实,我没有查分,压根就不知道你考多少。说你考上了,是看到你情绪低落,我想给你一刻钟欢喜,找到考上的感觉!”
孩子停止了哭,从一堆被他丢弃的旧书里找出几本书上了楼,那一下午他在认真读书,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学习。傍晚时分他下楼了,和我提出了要复读一年的想法。
我同意了他的请求,支持他复读。他自己报的名,换了学校,不让我们陪读。他说:“就当我考上了,考上了要不要去陪读?”他说得这么决绝,我和他妈也只好由着他。房子是他自己租的,在补习学校后门的居民区,离学校很近,他每个星期天回家一次,带一些烧好的菜去学校吃,我们有时也送一些熟菜过去。
经常听那些陪读的阿姨说我家孩子自主学习干劲不错,晚上回家自己洗衣服,也不出去玩。别的孩子都睡下许久了,他的灯还在亮着,我们内心感觉欣慰了许多。
孩子周末回家,我担心他会上网,更担心他上网入迷,便早早地把电脑占着,以写作之名,不让他沾手。一天上午,他中途两次转到我跟前瞧来瞧去的,更加验证了我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他第三次来到我跟前,突然说:“爸爸,你这一上午都在干啥呢?”我不轻不重地说:“写文章!”他问:“你这样整天在电脑前写写写,能发表多少呀?”我说:“天天这样写,一年20篇!”他很怀疑,扔锤子似的说:“你能发表20篇,我都能考二本!”我说:“一言为定!”
我开始认真对待写作,我想通过发表文章让他看到理想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我每天阅读一些报纸副刊,也许是读得多了,写文章自然而然地顺溜,也许是读了别人文章找到了写作灵感,总是感觉有东西要写,写好了再修改个一二十遍,往往投稿一砸就中。孩子一回来,我打开电脑,找到报纸电子版给他看我发表的文章,证实一下我没有背弃承诺。
几个月下来,二十篇越来越近了,孩子也越来越急,他看到我们县里在举办“美丽家乡征文大赛”,便挑衅地说:“你搞个等级奖,我考一本!”虽然获等级奖难度很大,但孩子提出来,我只有接招了。写什么,怎么写,是我天天想的事儿,我还阅读一些比赛获奖的范文。那次征文我意外地获得二等奖,颁奖地点在县政府大礼堂,主持颁奖的是省电视台。我特意把小孩也叫过去,让他和老师请了假。我们获奖作者坐在最前列,他也和我坐在一起。
这个下午对他的影响真的很大,他用手机录视频,拍照,认真听老师们分享写作经验。刚上补习班时,因为我们没有陪读,我特意给他配了一部手机,算作是“电子眼”,暗中跟踪他。手机系统里有一款比较新的游戏,他玩过几次,那次领奖之后,感觉不太好控制自己的游戏欲,他把手机扔进了垃圾桶——这是后来他和堂弟说的。
2013年高考,孩子成功地考上了一本院校,比上一年多出250多分,上了他喜欢的土木工程专业,打破了熊孩子上不了大学的成见。那时候,我们农村孩子考上一本院校的几率还是很低的,而他是我们村庄上一本的第一人。上了大学,孩子后来有了不错的发展,也给我们的家庭减轻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