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宣城才女在西安街头对诗40多分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最近,安徽宣城市郎溪县的王薇在西安街头对诗的视频火了,网民纷纷为这位来自安徽的“才女”点赞。6月28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到王薇,听她述说自己与诗词结缘的故事。
  街头对诗,酣畅淋漓
  王薇今年57岁,退休前任郎溪县郎步街道工会主席,目前任郎溪县郎步街道老年支部书记。6月17日,王薇来到西安大唐不夜城,碰到博主“长安赵子文”便主动上前请求对诗,在这五六分钟对诗过程中,王薇反应迅速,对答如流。
  晚上回酒店后,王薇觉得没有尽兴,便在第二天再次来到大唐不夜城,碰见了博主“小陕西吖”,这次的对诗持续了40多分钟,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激烈程度让博主发文称“你能体会到街头对诗40分钟的酣畅淋漓嘛,小陕西对得满头大汗”。
  考虑到第二天要早起赶飞机,40多分钟后,王薇不得不终止了对诗。王薇告诉记者,她没有统计过自己的诗词量,在西安街头的对诗只是一小部分,并且没有难度。在对诗视频下方,网民纷纷留言:“李白把诗情带到了安徽宣城,宣城大姐又把诗情吹到了长安。”“宣城郎溪的才女口若悬河,对答如流,佩服佩服!”……
  “以前也刷到过这几个博主,看过别人对诗,我心想这不是很简单嘛,没有什么难度啊!”于是,王薇联想自己如果也尝试去对诗会是什么场景。实践证明,王薇对答如流,丝毫不慌。“这几场街头对诗结束,让我觉得酣畅淋漓,因为平时不会和同事、同学讲诗词,偶尔说两句还有人说‘酸’,街头对诗正好给个机会让我释放一下。”王薇笑称。
   爱好驱使,诵读品鉴
  拥有如此多的诗词量,王薇是如何做到的?“我喜欢诗词好多年了,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听广播,有个节目叫《阅读欣赏》,里面经常讲解古诗词,一讲就半个小时。主要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我能从中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理解了诗词意思。”王薇说,诗词理解了就好记忆,不需要死记硬背。
  “大家都讲《滕王阁序》难背,主要是里面典故多,有的字词也生僻,但如果理解了就很好记住了。”王薇对《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诗词也是熟记于心,能够全篇背诵。“比较简单好记,以前记忆力好,记得住,因为喜欢诗词,后面陆续回味一下就行了。”采访中,王薇还提及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是苏轼,爱读苏轼的诗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也不是中文专业,就真是喜欢,爱好才能记住。网友说我是语文老师,其实不是。”王薇说。
  诗和远方,心中向往
  记者注意到,在西安街头对诗后,王薇还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安徽宣城。
  诗和远方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王薇也是一样。她称自己是“跟着诗词去旅行”: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去感受西安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去苏州逛一逛……
  “以前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出去旅游,现在退休了就可以跟着古诗词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诗词中描绘的场景那么美,一定去实地看看。”王薇说,实地可以感受诗人的心境,被诗歌里蕴含的感情所打动。
  从去年开始,王薇便经常外出旅游。“不远的地方就自驾,远处就跟团。”王薇告诉记者,接下来还会约朋友去更多的地方走走看看。
  对于自己对诗视频的爆火,王薇淡定中也有欣喜。王薇说,希望大家可以多看看古诗词,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汪艳通讯员朱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