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大诗人,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然仕途却并不如意,终其一生,不过是个“幕府”(俗称“秘书”),与王维无法相提并论。细细一想,恐怕就与他创作偶有失真不无关系。
孟浩然到长安考进士落第后,应好友王维的邀请到他的内署做客,两位老朋友聊得正热火朝天时,突然听到唐玄宗大驾光临,孟浩然慌急之际,就钻到床底下去了。王维不敢隐瞒此事,如实向唐玄宗作了汇报,唐玄宗一听竟很高兴,说:“我听说过此人的诗名,却没有见过他的面,为什么要躲起来呢?”孟浩然只好爬出来,朝唐玄宗拜了又拜。唐玄宗就问了:“你今天带诗来了吗?”
孟浩然说:“不巧没带来。”
唐玄宗就命他念一念最近所写的诗,孟浩然就念了《岁暮归南山》,当他吟诵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一联时,唐玄宗当即就感慨了:“你不来求仕,怎么能说我弃你呢,这不是诬陷我吗!”恼怒之下,就将孟浩然赶出京城,放归了南山。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一联,对仗工整,明白如话,很是出彩。不想,唐玄宗却很敏感,又非常较真。当时求仕,远不止科举考试这一条路,如“献赋求仕”就是一条捷径。李白与杜甫,就是通过“献赋求仕”获得了官职。科举落第了,又不来“求仕”,怎么能说是我弃你呢?从这个角度讲,不能怨唐玄宗恼怒了。
上联失真,其实那下联也欠斟酌。老友王维就待他不错,不但没疏远他,还特地邀请他去内署做客,怎么能说“多病故人疏”呢?好在王维大度,未与之计较。
《唐才子传》写唐玄宗得知孟浩然就在眼前时,用的是这样一个词——“喜”。由此可见,唐玄宗原本对孟浩然还是颇有好感的。
孟浩然吟诵《岁暮归南山》,偏偏又遇上了个较真的“明主”,只好“文责自负”了。
机遇降临了,孟浩然不但未得到赏识,反而还被赶出了京城。单就其仕途而言真是一“失言”成千古恨,教训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