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吾以真心育桃李 石榴花开别样红

  来自淮南师范学院的援疆教师正在上课。
 
  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是著名的“石榴之乡”。每年春夏之交,红艳艳的石榴花盛开在戈壁之上,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如何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国的花朵”开得绚烂?十余年来,安徽援疆工作始终突出抓好教育援疆,以智慧教育为抓手,以人才为支撑,不断提升当地教育发展水平,为更多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人才支撑 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全体同学共同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设更好的班集体;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实现中国梦,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在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7年级28班,老师张卓艺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集体愿景”。
  这个扎着马尾辫、戴着眼镜,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年轻女孩,实际上是一名大三学生,是淮南师范学院第四批援疆支教团的一员。
  “来了之后发现班里的同学们国通语基础弱,有些题目听不懂,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加耐心和尽心。”和很多支教同学一样,张卓艺的初心是——“祖国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教育援疆,从安徽对口支援新疆建设以来,就是重中之重。
  为了缓解皮山当地教师短缺的现状,安徽省始终加强教育人才的支援。目前,安徽省第五批援疆工作队共选派援疆教师和“万人计划”支教教师95名,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医专、皮山县高级中学和安徽实验学校。援疆教师充分发挥“师徒结对·传帮带”作用,指导组建名师工作室30个,培养本地教师200余人。
  同时,大力实施皖疆名校帮扶,2024年上下半年各从淮南师范学院和安庆师范大学新增选派50名师范生到皮山实习支教。
  科技赋能 智慧课堂开阔孩子眼界
  前不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智慧教育课堂上看到,学生们正头戴耳机,面对平板电脑进行学习。在完成了一首古诗的背诵和默写后,屏幕上立即出现了评测和反馈。哪里出错,老师和学生都能一目了然。
  从2020年开始,安徽援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集“三大平台、五大系统、九大模块”于一体的智能教学系统,开启了智慧教育的“皮山模式”。
  去年以来,安徽省第五批援疆指挥部继续实施智慧教育援疆项目,拓展智慧教育内涵。目前,学前智能助教系统覆盖皮山全县145所幼儿园,小学专题课堂覆盖全县84所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平台服务全县5035名教师。
  同时,升级打造皮山县智慧教育2.0版,致力实现智慧学校、智慧教室、智慧课堂、智慧老师和智慧学生的协调统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全景视频、3D建模、虚拟展馆、虚拟影院、全景照片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更大大提升了科学素养。科技赋能,智慧教育让更多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智慧教育加持下,2023年皮山县学前儿童口语能力测试、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水平测试等指标持续提升。
   授人以渔 让更多人掌握一项技能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和田、皮山的实际情况,如何让更多人掌握一项技能,顺利实现就业,是安徽援疆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援疆坚持落实东西协作计划,助力职业教育提升发展。遴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学校对口皮山职高等学校进行帮扶,每年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和田、皮山职业学校支教。接收140名骨干教师来安徽跟岗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优先安排困难家庭子女到企业实习,根据企业及学生意愿推荐就业。近年来,已向福州、马鞍山、合肥等地多家企业输送实习学生1000多名。
  2023年以来,安徽省第五批援疆指挥部继续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帮扶。坚持“专业、就业、产业”三业一体联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安徽-皮山职业学校联合培养。
  2024年上半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与皮山县教育局签订联合办班协议。9月份,将组织皮山15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安徽三所学校学习、实习、就业,拓宽皮山青年就业渠道。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