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文化润疆
一曲黄梅调深厚皖疆情

  安徽黄梅戏唱进皮山校园。
 
  在4000公里外的新疆皮山,安徽的黄梅戏开始被越来越多人传唱;赴疆的铁路线上,“皖和号”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欢声笑语……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以来,安徽省第五批援疆指挥部深入实施文化润疆,皖和两地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互融,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两地情谊也更加深厚。
  黄梅戏唱进皮山校园
  你能想象,来自新疆的小姑娘可以把安徽的黄梅戏唱得同样宛转悠扬吗?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采访时,赶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熟悉的旋律响起,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身着鲜艳的戏装,有模有样地表演起来。
  该校的老师阿依努尔·奥斯曼站在一旁,边看边指导学生们的身段和唱腔。“援疆老师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文化知识,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我们这边的孩子也可以学习一下安徽的民族歌曲和传统文化。”阿依努尔·奥斯曼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通过安徽的援疆计划,她不仅接触到了黄梅戏艺术,还有机会到安徽进修,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黄梅戏,再把这种优秀的艺术形式教给孩子们。
  以戏为媒,安徽与皮山的文化交流活动愈加频繁。
  去年以来,安徽黄梅戏剧院专业团队19人,在和田、皮山共演出11场次。安庆市文化馆组织20余名文艺工作者组成安徽演艺小分队,赴新疆和田开展交流演出活动,举办了3场演出和4天培训,为当地3000余名观众,送上了精彩的文化盛宴。特别是根据援疆人员感人故事打造的黄梅戏小戏《火红的石榴》,在当地引发强烈共鸣。
  文化交流互有往来,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也赴安徽感恩汇报演出6场次,皮山县文艺及旅游团体赴安徽省文化交流演出3场次,共筑“皖和一家亲”。
  “皖和号”拉动赴疆旅游
  前不久,一部《我的阿勒泰》再一次带火了新疆旅游。6月18日,“万人游新疆”系列活动之“皖和号”旅游援疆第五批在合肥火车站启航,426名旅客分别搭乘航班及火车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开启精彩的南北疆之旅。
  “皖和号”旅游援疆专列从2017年开行至今,共组织万名游客入疆,间接带动赴新疆游客近10万人次。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2024年“万人游新疆”系列旅游援疆项目将在4月至12月期间,围绕新疆目的地,陆续推出涵盖航空、疆内专列、自驾等不同主题特色的产品。该项目主要包括“皖和号”旅游援疆专列系列、观光游、休闲度假、特种旅游和定制主题等5大类别产品,共计近50条不同的旅游线路。
  以第五批“皖和号”旅游援疆为例,游客可以畅游天山南北,领略高山湖泊的宁静之美、雅丹地貌的奇特之景、大漠孤烟的雄浑之态、伊犁草原的广袤之姿,感受草原与雪山交相辉映的壮美,体会喀什老城的深厚历史底蕴,品尝和田夜市的特色美食。特别是,和田地区文旅局还安排“皖和号”专场歌舞演出等体验性、互动性活动,全方位展现民族融合的新风貌,让安徽游客能够深度体验和田的独特魅力。
  旅游援疆,承载着皖和两地人民增进相互了解、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的重要使命。2023年5月以来,我省先后组织5趟“皖和号”专列、输送旅游援疆人数885名,以定制、小包团、自驾游等形式共组织旅游援疆人数9311名,真正实现了“万人游新疆”。
  不仅如此,安徽省第五批援疆指挥部还加大旅游智力支持和宣传推介。邀请安徽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调研指导皮山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和田地区“万人游新疆”金牌讲解员培训,组织和田、皮山文旅部门先后到我省合肥等8市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跨区互相推送游客,在文化旅游宣传、推荐优质景区、精品线路和产品推广等领域开展合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