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本月落地
平均降价70%,白内障患者负担将显著降低
  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国家组织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于本月完成在全国各省份落地。
  白内障目前是世界首位致盲性眼病。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人工晶体作为白内障治疗耗材之一,集采后将显著降低患者负担。
  赖小林四年前双眼被诊断为并发性白内障,当时她花费1.7万多元为左眼植入人工晶体。这次人工晶体国家集采7月初在湖南落地后,赖小林专程过来给另一只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右眼视力从0.08恢复到了1.2。
  医生告诉记者,人工晶体是白内障等眼病手术支出“大头”,集采前,约占治疗费用的近八成。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谢梅芬表示,集采以后人工晶体有些从2万多元降到了1万多元,有些从1万多元降到了几千块钱,但是这个品质是没有降低的。
  目前,国家组织4批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覆盖心脏支架、人工关节、脊柱、运动医学、人工晶体5大类耗材。改革推行以来,相关领域患者负担明显减轻。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今年,药品方面,将重点指导湖北继续牵头中成药集采、山东牵头中药饮片集采、三明联盟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集采等药品全国联采工作;耗材方面,重点指导江西、安徽、广东、浙江、福建、河南、河北等7省分别牵头体外诊断试剂、超声刀、结扎夹、冠脉切割球囊、血管介入等医用耗材全国联采工作,进一步降低相关领域药耗负担。
  目前,我国已开展9批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一批常见病、慢性病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同时持续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让真正有需要的老百姓用上质优价宜的集采中选药品。
  据悉,国家组织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的集中带量采购,于2023年12月13日公布中选结果。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运动医学类耗材平均降价达到74%。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