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间的咖啡店——“宇宙是个粮仓”是牛棚改造而成。
“公务员辞职”“农村开咖啡店”,这颇具碰撞和反差感的标签,是泾县人赵倩身上最吸引流量的元素。从“宇宙是个粮仓”到“空空里”和“染江山”,现在,赵倩和丈夫已在泾县运营了3家乡村咖啡馆,在皖南小县城掀起了一股“村咖热”。
闲置的牛棚改成咖啡店
赵倩原本是泾县一名公务员,2023年9月,她瞒着父母辞去干了5年的公职。丈夫林凯和孩子们都知道她辞职的事,并支持她的选择,父母大约是一个多月后从她孩子的口中才得知这一消息。辞职大约一个月后,咖啡店“宇宙是个粮仓”开始营业。“不是为了开咖啡店才辞职,早就想辞职了,想换一个环境。”她说。
“宇宙是个粮仓”位于泾县汀溪乡上漕村,咖啡店很小,只有二三十平米,位于一片农田间,由一间闲置的牛棚改造而成。赵倩和林凯看中这间牛棚是在2023年的秋天,那时他们正在为另一家建设中的咖啡店奔波,来来回回经过时,在金黄的稻田间看中了那间小小的、有些突兀的牛棚。那样反差的场景打动了他们,果断找到房东租了下来。因为场地小,改造的投入并不大,一个月后赵倩夫妻俩的第一间咖啡店就开业了。
“星辰如稻粒,宇宙是个粮仓”,店名来自赵倩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那一片稻田正如粮仓,而宇航员也是我女儿的梦想。”赵倩笑着对记者解释店名的由来。
“救命啊!什么人会在村里开咖啡店啊!”2023年10月13日,赵倩在短视频账号里发布的这条内容,获得了几百万播放量,也为“宇宙是个粮仓”引来了一波重要的流量,从那之后,她短视频账号上的点赞量实现了明显的增长。其实,在2023年,“村咖”甚至是“稻田咖啡”并不算新鲜事,但反差强烈的场景和赵倩的故事一起,让“粮仓”成为泾县“村咖”的流量头部。“‘粮仓’现在营业比较稳定,平均每天大概能卖100杯咖啡。”赵倩笑着说。
在赵倩的短视频账号里,她的父母看到了与以前不一样的女儿,看到了她在“粮仓”里的开心和努力。在她辞职几个月后,父母终于接受了她的选择。
大半年后经营三家“村咖”
在“宇宙是个粮仓”开业大半年后,今年5月起,赵倩和林凯已经在泾县经营了三家“村咖”,另外两家名叫“空空里”和“染江山”。
“空空里”距离“宇宙是个粮仓”只有7、公里,位于汀溪乡郭冲村,也在S208沿线,这段路是黄金旅游线——皖南川藏线的一部分。“‘空空里’其实是我们最先开建的咖啡店。”赵倩告诉记者,“空空里”上下两层,面积约900平米,规模和投资都远超“粮仓”,因建设时间较长,今年5月才开始营业。
7月17日,记者来到了“空空里”,看到路边停放了很多车,大部分是外地号牌,店内非常热闹。这里也被称作“临崖艺术空间”,其所处的位置原是山路旁边的观景台,经过改造后,上层主要是工作和点单区,下层是喝咖啡和观景区,站在落地窗边,远处是被当地称为“东山卧佛”的山景。这一绝佳观景位置,也成为网红打卡地,在社交媒体上十分受欢迎。几乎每一位客人点单之后,都会坐在落地窗边拍照打卡。赵倩说,墙上写的“两手空空才能无限拥有”,正是“空空里”这个店名的由来。“开业两个多月,最多的一天卖了1500杯咖啡,平均每天销量800杯左右。”
林凯告诉记者,很多外地游客到皖南川藏线旅游时,会特地到“空空里”和“宇宙是个粮仓”打卡,咖啡店本身自带流量。
“染江山”则位于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内一处徽州古民居风格的老宅中,也于今年5月开始营业,其店名与宣纸和书画艺术十分契合,也是店内一个创新的咖啡饮品的名字。
“村咖”给村里带来变化 “在小县城的农村开三个咖啡店是什么体验?”在赵倩的短视频账号里,她常常会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开店体验,不仅仅会展示店内的情况,还有不少的生活琐事。经营三家店之后,赵倩主要待在“宇宙是个粮仓”,偶尔也会到另外两家店帮忙。
以为会与农村格格不入的“村咖”,实际上却和村民们相处融洽。干农活时突降大雨,赵倩会请满脚是泥的村民们在店里躲雨;有老人将当地的农特产品茶叶、蜂蜜等放在“粮仓”里寄卖;咖啡店不仅成为年轻人休闲和会客的去处,也有老人愿意来尝尝从未喝过的咖啡,虽然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尝试……
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空空里”也成为了当地一个农特产品销售的集中地。林凯介绍,为了方便当地村民,他们和爱心企业合作,在原本计划用于户外休闲、观景的区域,建设了8个小商铺,让原本在路边摆摊的村民,有了一个集中卖农特产品的场所。
火了的“粮仓”吸引了不少原本在外地务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创业,甚至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村咖热”。记者7月17日从泾县文旅局了解到,该县乡村咖啡馆数量已达57家。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