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上又有5张面孔变为黑白
  程福保、陈桂香、刘素珍、高如琴、石秀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幸存者照片墙上,又有五位老人的“面孔”由彩色变为黑白。
  18日上午,纪念馆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为今年以来先后离世的5位幸存者送行。每一位老人离世,就要“熄灭”一个灯箱,这面由百名幸存者肖像照组成的照片墙,灯光日渐稀疏。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3位。
  看着曾祖母陈桂香的“面孔”变暗,蒋秉醇在她的照片下献上一朵白菊。“战争让曾祖母变成一个孤儿。她是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蒋秉醇说,曾祖母生前多次参加证言集会活动,2011年还曾远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以亲身经历传播历史真相。
  战争的浩劫让无数普通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南京大屠杀发生时,高如琴的外婆和母亲一左一右拉着她逃命,躲避侵华日军的追杀。亲历浩劫,高如琴看淡生死,她的遗愿是捐赠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如今,高如琴老人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当日,高如琴的儿子向军将南京市红十字会颁发给母亲的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遗体捐献荣誉证书等捐赠给纪念馆。“妈妈生前说,她得到了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关怀,希望死后也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向军说。
  去世老人中的程福保曾是一名军人。1937年南京沦陷时,程福保的父亲携家带口出城逃难,惨遭日军杀害,留下孤儿寡母艰难生存。1949年南京解放后,程福保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老人生前说:“家和国永远连在一起,无国哪有家啊。”他的人生经历仿佛在提醒世人:国盛则民强,国弱则民孱。
  “幸存者都经历了很多的苦难,看到日渐暗淡的照片墙,心里很难受。希望还在世的幸存者能健康、幸福地过完余生。”来自云南昆明的游客司明明说。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