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民营企业、商会组织、乡贤踊跃投身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怀宁县通过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逐渐从“万企帮万村”向“万企兴万村”转变,实现村企双兴共荣。
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创收
7月23日,位于怀宁县腊树镇白石村的德林苔藓科技有限公司苔藓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十几名工人正在将一盘盘碧绿的苔藓整理打包,装车发往苏浙等地。
今年50多岁的陈为祥在苔藓基地工作快两年了。“现在年纪大了也不好出去打工,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点生活费又能照顾家里,一年下来也有将近三万块钱的收入,我还是挺满意的。”陈为祥说。
除了陈为祥这种在基地稳定就业的村民外,周边还有不少群众通过采挖苔藓向基地售卖获得收入。
“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苔藓产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5万元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参与就近创收,户均增收约0.5万元。”德林公司负责人季爱玲介绍说。
“村企联建”助力乡村振兴
7月23日上午,记者走进洪铺镇永阳生态农庄的种植大棚,去年下半年种下的一排排樱桃树如今已枝繁叶茂,长势喜人,20余名工人在公司负责人的安排下,精心呵护着每一棵树苗。
“我家孩子还在读书,丈夫外出务工了,自从村里和永阳农庄合作以后,空闲时我就到这里上班,既能挣钱又可以照顾家里,这两年农庄又搞了垂钓、烧烤、采摘、旅游等,需要的人手也多了,周边有近30人来做事儿,像我们这种长期工人每个月平均能挣两三千呢。”洪铺东风村村民董玉玲开心地说道。
东风村党支部书记方世春表示,近年来,东风村积极探索村企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模式,入股安庆市永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每年分红近10万元,与企业深度合作,把“村企联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以村企结对的“连心桥”共绘乡村振兴的“同心圆”。
吸引企业家回乡创业
怀宁县组织帮扶企业深入帮扶村,开展村企对接、现场对话,广泛对接在外成功人士,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企业家回乡创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管理等要素优势,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集镇规划和乡村数字化建设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六乔通讯员檀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