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合肥七旬老人连续五年资助大皖·阳光学子:
当年家贫辍学,如今助人圆梦

  许连生为阳光学子准备了1万元助学金。 

  “今年,我还要再资助两名学生,现金我都准备好了。”月25日上午,满头银发的许连生老人从房间里拿出一万元现金,笑着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说。这是他第五年资助大皖·阳光学子。连续助学,也是这位七旬合肥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弥补儿时辍学的遗憾,帮助家贫学子圆了上大学的梦。
  家贫辍学让他至今遗憾
  许连生,今年70岁。他出生于庐江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7人,许连生是老大。那个时候,生活拮据,但许连生的父亲还是觉得“家里至少送一个孩子去读书认认字吧”。许连生成了幸运儿,被送入学校。
  但这份幸运没有持续多久。许连生上三年级时,父亲一场重病,花光了家里积蓄。这个困难的家庭,再也无法支持许连生求学之路。他草草辍学,在家务农。
  “我是很想读书的,当时也是实在没办法,那时很无奈,也很遗憾。”许连生回忆道。
  成家后的许连生为了生计,和妻子到合肥来摆地摊。后来,许连生辗转到北京摆摊做生意,但孩子成了留守儿童。“那时候带着孩子到北京,没有地方住,后来又把孩子送回家。分别的时候,隔着火车玻璃,看着他们哭,撕心裂肺。”
  今年资助2名阳光学子
  未能读书,成了许连生的遗憾,但他却养成了一边查字典,一边看报的习惯。
  7月25日,走进许连生的书房,一张张旧报纸被许连生整齐地码放在书柜里。案头放着当日最新一期《新安晚报》,摊开内页,正是大皖·阳光学子的故事。
  “2020年开始关注到你们大皖阳光助学行动,看到那些孩子啊,就想到了自己幼时想上学的情景。”许连生说,他拨打电话联系上记者,表达了想资助阳光学子上学的想法。
  也就是从那年起,许连生每年都通过大皖新闻资助两名阳光学子,每人5000元,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
  “过年的时候,儿子女儿各给一万块钱红包,我就留下来做公益,其中一万块钱专门为大皖阳光助学活动准备的。”许连生拿着1万元现金告诉记者。
  考虑到上大学路途远,除了每年资助一万元外,许连生还会额外再打几百元路费给阳光学子。
  “大皖阳光助学活动办得很好,我也就是尽自己一份心意。”许连生说,自己不抽烟,不打牌,平时没什么开支,“人吃够了,穿够了,帮助别人不是应该的吗?帮助别人,自己也有好的心情,又能给家里子女后辈做个榜样。他们将来有好的生活后,也要尽量去帮助别人,这也是我们家的传统。”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殷子昂 实习生 曾波 金迎乐 马诗昀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