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被“借钱”毁掉的友谊
  □安庆朱道平
  麟是我高中时代的同班同学。当时大多数同学都住校。麟的家在学校附近,他多次邀我去他家做客。麟也在寒暑假时坐轮渡到我家。我家在长江中一个小沙洲上,那时没有电话,麟的到来往往令我很意外,也很欢喜。麟来时,都要在我家过夜。我们彻夜长谈,抵足而眠。我去上海读书时,麟送我一本蓝色塑封的笔记本和一只带花纹的陶瓷脸盆。这些在当时都很精致,笔记本和脸盆我用了好多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工作第二年的一个周末,我在回老家的路上遇见麟。麟说我正要去找你,想向你借点钱。我记不太清麟借钱的理由了,好像是要做冷饮批发。麟高中毕业后曾一度进城在工地做短工,也贩过鱼,都赚不到钱。那时麟脸色黑而瘦,显得有些疲惫。我说你打算借多少?他说:“借我50。”要知道我那时一个月工资只有60块钱,要吃饭,还要接济父母20块,我有些为难。我犹豫了半天,还是答应了下来。我说我今天准备回家的,身上没这么多钱。麟说过几天我去你那拿。我不知道麟当时是什么心情,他知不知道我的难处,也许他以为我这个上班族过得不错。
  麟借钱时,一直没说什么时候还。我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可后来的一件事,使我不得不厚着脸皮问麟还钱的事了。那时单位搞推销,摊派到人。我记得我摊派了40块钱的任务。天啊!这日子怎么过?我总不能不吃不喝吧。我想到了麟,我先找人传话,后小心翼翼地去他的家找他。虽要回了钱,但麟明显不高兴,黑着脸,有些轻蔑地将钱递给了我。我差不多是灰溜溜地逃开的。
  几年后,麟去了北京,某年回来,有同学搞了个饭局。席上我有意与他坐在一起,想与他说说话。可他冷冷的,仿佛要拒我千里。那一刻我听到心里有种东西轰然倒塌的声响。我知道我们的友谊完了。
  胜是我的老乡,比我低一届。高中毕业后在城里摆地摊,我工作后的最初几年,他常去我那蹭饭,有段时间地摊生意不好,他租不起房,就去我的集体宿舍和我挤一张床搭歇过夜。可就是这么好的朋友,也因了借钱还钱渐走渐远。
  胜向我借钱,是在新千年之后,那时我刚按揭贷款买房,每月要还1100多元的房贷。我跟妻子两人的工资总和除去还贷,所剩无几。
  胜这时已与一个同摆地摊的女孩子结婚成家,成家后在服装一条街租了个小门面房专卖服装。有一天,我路过那,顺便去看看他。胜见了我,也不绕弯子,说想要进一批货,手头紧,要借1000块钱。我听了也是吓了一跳,但又不好明着拒绝。回家和妻子商量后,只能量力而行,借给他500块。我把钱送去时,他见没有他要的数,立马有着不快。一旁他的妻子开口说:“你放心,一个月后还给你。”我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难为情。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两个月,三个月也不见胜有还钱的动静。半年后,我的孩子出世,经济压力陡增,我不得不找胜要钱了。前后跑了几次,才要回钱来。胜的脸一次比一次难看,每次他的妻子见着我总阴沉着脸,好像是我欠着他们的。多年后,我从老家回城时,在过江的中巴车上遇见了胜和他的妻子。我替他们买了车票,但一路无语,彼此心里有着深深的隔阂。有些事一旦发生,任时光怎么流逝,也无法抹平。
  借钱借掉了朋友,借掉了友谊。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一想起就唏嘘痛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