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获悉,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革命军事馆,安徽革命军事馆现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各类革命文物史料和藏品。
据了解,安徽革命军事馆建成后将免费向社会开放,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安徽领导武装斗争史、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和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实践,延伸展示安徽军事历史文化和军事地理信息,着力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宣扬强军成就、普及国防教育的红色殿堂。
此次征集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长期有效。征集范围涵盖从古代至当代与安徽相关的军事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建设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驻皖部队强军兴军、皖籍军人贡献的重要文物史料和相关线索等多个方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以无偿捐赠为主,以复(仿)制、调拨、交换、寄存(代管)等方式为辅,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无偿捐赠文物史料。
征集类别包括:
古近代军事类,如与安徽军事有关,能够充分体现军事活动、战争思想的历史文物,重要战事的诏书、军事地图,各个历史时期的武器装备及生活用具;
革命活动类,涉及安徽重大革命事件有关的文告、通告、标语传单等,革命者手稿日记、信件等,训练作战的日常用品,各个时期颁发的勋章、奖状、锦旗等;
国防建设类,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军队建设的重大事件及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保障的相关文件、证书、图片等;
强军实践类,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驻皖部队在强军兴军方面的证书、武器装备等;
专项任务类,驻皖部队及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参加国际维和、抢险救灾、科研试验、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任务等方面的相关文件、荣誉、设备等;
军事人物类,与安徽有关的历史人物的肖像及使用过的物品等;
军史影像类,记录革命活动、武装斗争的作品、视频等;
文化艺术类,在安徽产生或反映安徽革命军事题材的剧本、词曲谱、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
捐赠方式包括:
无偿捐赠,对无偿捐赠文物的集体和个人颁发捐赠证书或收藏证书,双方签订《藏品捐赠协议》。对捐赠文物数量较多、价值较高的,可单独举行捐赠仪式。捐赠文物一经陈列,将在展柜中永久署名。对于热心支持、帮助革命军事馆征集文物展品、提供线索、协助征集的人士及其家属开通参观绿色通道并颁发荣誉证书;
寄存代管,集体或个人自愿将收藏的文物史料交由安徽革命军事馆保管的,经专家鉴定后,签订借用、代管协议,由革命军事馆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安全保管、适时展陈;
原件复制,对特别珍贵、本人需亲自保存的文物史料,可捐赠复制(印)件,或提供文物原件,由革命军事馆复制(印)后归还。
需要说明的是,无偿捐赠或寄存代管需确保文物历史真实性和来源合法性,若与第三方有法律纠纷等情况,安徽革命军事馆不承担任何责任;捐赠单位或个人在提交物品时应注明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必要的身份信息,提供文物史料的来源、流传经历和背后故事等信息。
文物征集采用直接交送、快递邮寄方式,如资料、实物不便寄送的,由征集单位派专人登门接受捐赠。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刘海锋 实习生 胡从靖 方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