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杨华:国画课堂,精心准备逐一指点


  8月7日,立秋节气的阳光依旧炽热。距离上午9点开始的暑托班国画课,还有20分钟,76岁的杨华已赶到教室,和志愿者们做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要先把这个毛毡铺好,不然水弄到桌子上就不好了。”杨华向记者解释。铺好毛毡后,杨华和志愿者们再摆好颜料、调色盘、画笔和墨水等工具。
  快要上课了,孩子们陆续到来,“杨老师好!”孩子们热情地和杨华打着招呼,“好,你们好呀,快上课了都快坐好。”杨华热情地回应着。“今天我们要画青菜,首先把颜料调好,拿一支黄色和一支花青色,再加点水调在一起,就像老师这样。”课堂上,杨华拿着调色盘熟练操作,同时观察着孩子们做得对不对,再一一指点。
  “杨老师,是不是这样?”“杨老师,看我做得对不对?”孩子们踊跃地提问,杨华耐心地一一回应,手把手教学,鼓励大家发挥创意,大胆地去创作。“孩子们学得特别好,特别认真,教孩子们画画我也很开心。”
  杨华是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其画作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广受认可与赞誉。“我不是科班出身,自学的。”杨华告诉记者,其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画画,退休后开始钻研国画,已有20多年,“现在我每天都要画一幅,不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从个人爱好到作品备受肯定,杨华的国画既有牡丹的高雅之趣,也有荷花、山水的清雅之美,但来暑托班教学,她还是第一次。“在社区参加活动,听说暑托班招募老师,我主动报名。”
  入选后,她开始认真琢磨如何上课。西瓜、葫芦、荷花、菊花、青菜再到牡丹,她将夏日常见的水果蔬菜作为教学内容,“色彩丰富,调色相对简单,孩子们容易上手,也就对国画有了兴趣。”在课程开始前,她精心画好每一幅作品,带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备课环节特别重要。”
  “杨老师教得真不错,我们家孩子回去啊,奶奶都夸她画得好!”听到家长的夸赞,杨华笑意盈盈。课要上好,孩子们也要照顾好。“下课了,有的家长可能还没到。”杨华告诉记者,她一定要陪着孩子们等到家长过来,交到大人手上才放心,“其实社区也有志愿者,但我是自发的,这样我才踏实。”
  8月14日,暑托班国画课的教学即将结束,杨华十分不舍。“我打算送每个孩子一幅画,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