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加长版“三伏天”迎来尾声。8月14日进入末伏,在经历了同期罕见酷热的初伏和中伏后,我国大部地区热力有所减弱。今明两天,全国多地降雨频繁,江南、华南等地雨势较强,局地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降雨增多的同时,南方高温范围较之前缩小、强度减弱。
今年初伏和中伏期间,我国大部气温偏高,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安徽、云南、贵州、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均为历史同期最热。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斌介绍,今年中伏期间,由于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南方多地经历了持久的高温酷热天气,特别是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出现了超40℃的极端高温天气。
进入8月中旬,随着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南方高温范围开始缩减,强度也有所减弱。预计今年末伏期间,我国大部热力程度将进一步减弱,南方高温将大为收敛,范围明显减小,气温水平整体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低。
今明两天,华北、黄淮、东北等地部分地区仍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南方将继续维持大范围降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局地或雨势猛烈,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眼下,我国北方“七下八上”降雨集中期接近尾声,但未来一段时间雷雨天气依然频繁,强度较之前总体减弱;与此同时,南方多地也将迎来持续降雨。8月仍是雷暴高发时段,华北、东北、江南、华南等地降雨时需警惕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8月14日进入末伏,超长版“三伏天”迎来倒计时。随着降雨增多,南方高温范围将逐渐缩减、强度减弱。今天,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四川盆地、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的部分地区,37℃以上的酷热天气也会明显少于前几天。
虽然高温天气逐渐减少,但黄淮至江南、华南等地空气湿度较大,即使上述地区气温未达到35℃高温线,体感温度也可能会超过35℃,当地公众防暑降温工作仍不可松懈。
在北方,受高压脊控制,本周中后期新疆高温天气将短暂回归,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乌鲁木齐16日至17日还将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公众需注意防暑防晒,警惕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综合中国天气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