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九旬老兵捐望远镜铭记战史
安徽革命军事馆广征革命文物,多位老兵贡献“宝贝”
 
  王钦捐赠的望远镜及收到的捐赠证书。

  “这是一个望远镜,它曾见证过长津湖战役的烽火岁月。”8月14日上午,抗战老兵王钦向安徽革命军事馆捐赠了这份珍贵的文物,随后接收了该馆颁发的捐赠证书。
  九旬老兵捐赠望远镜
  记者现场采访得知,王钦今年已99岁高龄,其党龄更是长达83年之久。自12岁参军起,他不仅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首批踏入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战士之一。在他的辉煌军旅生涯中,曾三次英勇负伤,屡建战功。“父亲因战争中弹而左耳失聪,至今腿上还留有未取出的弹片。”王钦的女儿王锦明心疼地回忆道。
  王锦明进一步讲述,王钦老人在过去曾多次向安徽革命烈士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机构捐赠珍贵物品。此次捐赠的望远镜,更是陪伴老人共同见证了长津湖战役的残酷与壮丽。“父亲常说,那场战役异常惨烈。”因此,这件望远镜对于老人而言意义非凡,长久以来都未曾舍得捐赠,“里面承载了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感。”然而,王锦明坦言,此次捐赠的初衷正是希望未来的世代能够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共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捐赠仪式结束后,记者随同探访了王钦老人的居所。家中,与战友的珍贵合影、授衔时的英姿照片、字迹娟秀的日记本,以及满满当当几个书架的书籍,无一不彰显着老人对过往岁月的珍视与守护。“无论我们搬过多少次家,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些记忆。”
  多件物品已被永久收藏
  革命文物,作为历史的忠实见证者与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它们不仅是连接过去的桥梁,更是激发爱国情感、振奋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为不断丰富馆藏内容,更好地传承与弘扬革命精神,安徽革命军事馆已面向全社会发出广泛征集的号召,诚邀各界人士贡献各类革命文物史料及藏品。
  近日,全省多位抗美援朝老兵的珍贵革命物品被安徽革命军事馆永久珍藏。其中,98岁高龄的林清顺老人,来自广德市,他曾在1951年9月赴朝作战,直至1955年10月奉命回国。复员后,林清顺在广德安享晚年,而他捐赠的一张奖状,则是其在1960年全省民兵比武大会上荣获的荣誉象征。
  同样来自广德的92岁抗美援朝老兵解吾喜,于1951年4月参军入伍,在军旅生涯中两次荣获个人三等功,并作为空军代表,在1952年、1954年及1955年三次参加了天安门国庆大阅兵,展现了军人的无上荣耀。复员回乡后,他始终珍藏着两本立功证书,作为对自己军旅生涯的宝贵纪念。
  宁国92岁的祝章成老兵则有一件意义非凡的“宝贝”——一件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他并肩作战的披风。
  此外,太湖县的抗美援朝老兵徐迎春也贡献了一件特殊的革命文物——一个荷包,这是1953年国内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时留下的纪念品,荷包上镌刻的名字“甘肃渭源六乡二区李菊花”。
  记者获悉,安徽革命军事馆向社会各界长期征集各类革命文物史料和藏品。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实习生胡从靖方苗苗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