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8月13日头版头条报道芜湖市两级法院立足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聚力推动解决企业个性法律问题和行业共性法律难题,以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新兴产业在芜湖生根开枝的新动力,护航企业在强者如林的新赛道上跑得更快更稳。
芜湖作为安徽乃至全国最早发展低空经济的城市之一,将低空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历经多年发展,在湾沚区芜湖航空产业园聚集起涵盖航空新材料、通航整机、无人机、发动机、低空运营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基本实现“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
“湾沚区法院公平高效办理园区案件,主动上门为航空企业普法指导,给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为芜湖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满林说。
“我们公司创始人以前抱着技术开放的心态,结果知识产权屡屡遭受侵犯。在法官的指导下,建立形成了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等多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安徽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迎华心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法官为企业补上的知识产权保护一课,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湾沚区法院注重在完善机制保障上精准服务航空企业。强化考核督导,变“要我审判”为“我要服务”,把服务航空产业发展、护航航空企业纳入法院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联系服务企业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上遇到的重点法律难题;建立由各类审判业务骨干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企业调研司法需求,做到一企一策,对症下药,精准服务。
据介绍,自2016年以来,芜湖航空产业园企业所涉案件只有88件进入诉讼程序,经湾沚区法院法官精心调解,有一半案件达成调解协议或撤诉,实现诉源治理与营商环境成效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