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感谷”外景。
以“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为城市新名片的蚌埠市,现已培育了北方微电子研究院、芯动联科、希磁科技、有家硅光、依爱消防、双环电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该市智能传感产业相关企业达2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涵盖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经济规模总量超百亿元。
智能传感器产业体系已形成
沿蚌埠市主干道东海大道向东前行,能看到一幢独立的单体建筑,楼顶“中国传感谷”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记者从当地获悉,这是与合肥的“中国声谷”、芜湖的“中国视谷”并称安徽人工智能产业“三谷”的蚌埠“中国传感谷”。
8月12日中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走进“中国传感谷”。传感器作为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来源,已成为决定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之一。同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的兴起,促使传感技术由单点突破向系统化、体系化的协同创新转变,大平台、大生态主导核心技术走向的态势愈发明显,并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布局的战略高地。
作为中国三大传感器生产基地之一,蚌埠已形成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和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也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
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
在参观位于“中国传感谷”A区的安徽北方华鑫智感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时,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集传感器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其成立加快推进了微电子院硅基微纳制造“3+1+1”发展模式的落地,有力保障了重点产业布局和重大任务落实。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自主可控芯体最多、传感器产品种类最全的领军企业。
安徽海车神驭无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传感谷”C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今年初投产。作为立体安防无人装备智能制造专家型企业,其研发中心位于苏州、西安、宁波、深圳等地,智能制造基地位于安徽蚌埠、上海松江、江苏淮安等地。据负责人张立挺介绍,该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控制器和传感器等软硬件,蚌埠有很多上下游企业在此聚集,加之区位优势明显,这是企业选址“中国传感谷”的动力所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也是“中国传感谷”强劲发展的动力。目前,传感谷内组建了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
采访中,中国传感谷所在的蚌埠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传感谷”计划用五年时间,吸引国内外传感器及物联网领域200余家优势企业,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