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交流保护经验创造可持续未来
  近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官员研修班举办,来自埃及、埃塞俄比亚、格林纳达、柬埔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乌干达、泰国和伊朗等9个国家的35名相关领域官员参加。研修班学员前往安徽黄山进行现场研学,实地了解当地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具体实践。
  峰峦叠翠,山泉奔涌,鸟语花香。黄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也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这里分布着中国近7%的植物物种和近10%的动物物种,是近距离感受中国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成果的理想之地。
  埃塞俄比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员米赫雷特·埃韦内图表示,此次研修班让他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政府为保护与管理自然遗产所做的协调和努力,“希望这类研修班能继续举办,让更多有需要的国家学习中国的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按照本国的具体情况加以借鉴。”
  “中国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事业取得的成果,是中国各领域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埃及环境部官员艾哈迈德·哈马达拉是第一次来中国,参加研修班让他对中国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中国的经验为我们的自然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我要把这些经验带回非洲去,让非洲自然遗产保护事业从中受益。”
  《人民日报》8月19日整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