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我省鼓励探索钓鱼实名制
  本报讯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实施意见,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保障长江十年禁渔行稳致远。我省将加强联合执法监督,严厉打击组织化、团伙化、链条化等重大涉渔犯罪行为,同时要求各地制定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法探索实名注册垂钓备案制度。
  意见提出,省、市、县健全指挥顺畅、行动迅速、保障有力的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指挥部作用,推动专项执法行动与日常执法监管相结合,依法严厉查处“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捕捞和收购、运输、加工、销售、利用非法捕捞渔获物及其制品等行为,严厉打击组织化、团伙化、链条化等重大涉渔犯罪行为,形成水上打、岸上管、市场查的有力震慑。
  由市人民政府牵头成立“三无”船舶联合认定小组,加大对在禁捕水域航行、停泊“三无”船舶(包括大马力快艇)的管控整治力度,依法查处涉渔行为。加强乡镇自用船舶登记备案、用途标识、规范运行等管理,签订不得从事非法捕捞承诺书。督促科研、营运、巡护以及公务等船舶所有人、使用人落实禁捕规定。全面清理禁捕水域非法网具,加强对禁用渔具制作销售环节的监管,依法取缔黑窝点、黑作坊。
  有关市、县(市、区)要制定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法探索实名注册垂钓备案制度,发挥垂钓行业协会自治管理作用,引导休闲垂钓合法化、规范化开展。依法查处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垂钓、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垂钓、钓获物买卖交易以及利用或者变相利用垂钓进行捕捞的行为。
  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保障范围或实施临时救助。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农村等部门要信息共享、加强比对,开展退捕渔民样本跟踪调研,重点排查未纳入社会救助的困难渔民家庭,优化完善针对性帮扶措施。积极探索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
  意见还提出,加大长江禁渔宣传力度,拓宽畅通举报渠道,推动渔政举报电话与110联勤联动,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设立有奖举报,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