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怀宁县黄墩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做实“引、育、用”三篇文章,壮大了人才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引擎”。
广开门路“引才” 推动人才扩容增量
全面摸排本地人才。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基层党组织对全镇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党政人才进行了全方位的摸排,截至目前,黄墩镇已摸排各类人才5697人,分类建立了台账。并明确专人负责,定期与在外人才进行联系,通过打好“亲缘牌”“地缘牌”等的方式,充分挖掘在外人才的潜能。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双招双引”活动10余次,考察洽谈项目35个。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帮助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企业及时对接开展校招,举办“春风送岗促就业”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3场次,帮助镇内企业招工36人。为了补齐村集体经济发展人才短板,为12个村办企业招聘了12位本地大学生见习生,吸纳了4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同时建立了一支24名后备干部队伍。吸纳技术人才。为解决蓝莓种植企业的用工难问题,与安庆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利用高校人才、技术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将该镇强村公司、非公企业的生产条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双方的科技合作及人才交流。聚焦产业发展规划,立足安徽蓝莓第一镇的优势,招引了47位蓝莓种植专家,并组建了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对蓝莓园的管护进行全程指导。
因材施教“育才” 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实施“头雁”工程。按照五大振兴的工作要求,注重从本地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务工经商人员中选优配强了12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同时注重对书记的培养,采取专题培训、研讨交流、实地考察、举行“头雁”擂台赛等方式,着力提升书记的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本领过硬、敢于担当的“头雁队伍”。培育高素质农民。近年来,依托电教远教、老年大学等平台,共开设畜牧、蓝莓种植、农机、放心家政等专业课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9人。同时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南试验站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乡村振兴专业人才队伍。培育非公人才。围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沪苏浙地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接交流”项目,黄墩镇党委与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签订非公党建战略合作协议,每季度与怀宁县绿色食品产业园的企业开展一次非公党建对接交流。
人岗相适“用才” 激发人才发展动能
创新发展激励机制。健全村级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优化《村级考核工作方案》,实行通过村级干部绩效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际挂钩的激励办法,提高村干绩效报酬,激励村级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干部交流轮岗。立足蓝莓产业发展需求,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到黄墩镇任挂职党委委员,指导黄墩镇蓝莓产业发展。任用1名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党员群众信得过的事业单位人员作为联合党委书记,并任挂职党委委员。发挥银辉人才余热。吸纳农业、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银辉人才5名,积极发挥银辉人才人熟、路熟、政策熟、业务熟的优势,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民意征集等,在党支部带领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023年来提出对策建议18条、帮助协调解决矛盾问题23个。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