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8月20日在杭州一家索尼门店拍摄的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中悟空的形象海报。新华社发 龙巍/摄
首款国产3A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发布,一鸣惊人,屡创纪录。游戏通过剧情、置景、道具、服装、配乐,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一次全方位的展示,不仅深受国人肯定,也让海外玩家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冲击,很多外国人由此学起中文,甚至有人读起了《西游记》。备受国人喜爱的齐天大圣,这一次通过电子游戏当起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中国古典文学一次成功的现代转化
“孙悟空西天取经后获封斗战胜佛,但他只想回花果山逍遥度日。然而天庭不允许他回去,派二郎神和四大天王来捉拿他,还杀了很多他的猴子猴孙。对战过程中,二郎神念了紧箍咒,孙悟空被封印在一块石头里。我在游戏里叫‘天命人’,是孙悟空猴子猴孙中的一个。我的任务是重走取经路,收集六块灵物,复活孙悟空。”这是小玩家卢小象对《黑神话:悟空》剧情的理解。依托《西游记》这部经典,《黑神话:悟空》很好地展示了宏大精致的东方美学与传统情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应用转化。
网上一条高赞热评说道:“从前,我在埃及当刺客,在异世界当猎魔人,当猎龙者,当骑士,什么都当了。现在我终于看到一丝希望,我能回自己国家的异世界当猴哥。”
通关过半后,资深玩家“夜神月”评价,这款游戏可以排进所有他玩过游戏里的前五名,“如果按情怀,在我心里肯定是第一位的。”在他看来,《黑神话:悟空》的画面和动作都达到业内顶尖水准,让人惊喜。游戏世界观设定来自经典名著《西游记》,体系庞大,“这么丰富的世界观搭配这么好的游戏载体,对全球各国玩家带来的文化输出,是这个游戏最大的意义。”
游戏博主杨丰硕是全网最快通关《黑神话:悟空》的玩家之一。他在21日凌晨上传的该游戏全剧情攻略视频,目前在B站播放量达261万,远超出他的预期。很多网友在弹幕中留言:哪怕不玩游戏,当电影看也很享受。杨丰硕认为,游戏剧情虽然发生在《西游记》之后,但精神内核与原著一脉相承:孙悟空依旧是那个向往自由、反抗权威的齐天大圣;妖怪横行世间,需要“天命人”继承取经四人组为民除害、济困扶危的传统,凸显出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
置景道具服装配乐无一不透着中国风
《黑神话:悟空》画面高度写实,足以让人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无论是山野之中植被与树木的细节,还是黄沙漫地、白雪茫茫的场景,抑或是庙宇之中精美的雕塑与壁画,几乎每一个场景和镜头都精心雕琢,充满沉浸感。主创团队跑遍大江南北,扫描了无数佛寺古刹,把各种神像、石刻、壁画高精度地还原到游戏中。甘肃莫高窟、重庆宝顶山石刻、浙江飞来峰、山西悬空寺……不少网友逐帧“考据”游戏中出现的名胜古迹。还有海量文物、古籍、书画、字帖出现在游戏中,最终做到了建筑、道具、服装几乎个个有原型。
“西夏的经文、宋代的佛像,王羲之的字帖,陕北的说书……如果说有什么游戏能展示真正的中国文化,我认为非‘黑神话’莫属。”一位网友说。
影评人、玩家井润成感慨,《黑神话:悟空》的火爆,给文化创意行业从业者带来很多启发。“首先是要有打磨精神。《黑神话:悟空》做了近七年,在全国各地搜集素材。游戏中的每个妖怪,都有原著文本做依托,最终构成八十一难。第二,在内容制作上,既要有延续、依据原著的内容,也要有一定创新。”井润成说,越是家喻户晓的IP,在改编创新上就越要下功夫。“《黑神话:悟空》拿出了原著中抗争命运的内核,又有很强的娱乐性,比如大家这两天都在讨论第一关怎么过。创作者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孤芳自赏,而是要跟受众有持续的交流,让他们有共鸣。”
《黑神话:悟空》中的众多取景地的相关文旅单位趁势接住这波流量,迅速发力展开宣传,“跟着悟空游景点”一时成为热门的线路。
“地方文旅名片与游戏产业相结合,这是第一次,效果惊人。”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协会会长刘春刚说,《黑神话:悟空》一次性植入大量旅游景区,在文旅融合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刘春刚建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鼓励文旅融合的政策,并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文娱产品不仅仅是产品,也可以是重要的宣传渠道和平台。”
北京晚报记者 袁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