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余光珍是安徽建筑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退休后,她开始接触国画,现在是安徽建筑大学老年大学的一名国画老师。“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最好。”对于余光珍而言,这样的“跨界”源于对国画的热爱。现在,她又带着这份热爱,将所学技艺传授给学员们,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欣赏国画之美。
不断精进绘画技艺 上世纪70年代,大学和中专开始在知青中招收工农兵学员。“我本身就喜欢运动,身高有一米七,所以选择了学体育。”1977年,中专毕业的余光珍被分配到当时的安徽建筑工程学校(现安徽建筑大学),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如今,已退休多年的余光珍是一名国画老师。“跨界”的背后,是她对追求学习和进步这一初衷的坚守。
“因为是中专毕业,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高,工作期间通过进修并参加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余光珍告诉记者,退休后,她的时间比以前更充裕,就想着接触一些新的领域,“我最开始觉得画画挺高雅的,所以就在老年大学学了一阵子花鸟画,没想到越学越喜欢,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因此,结束在老年大学的学习后,余光珍开始自学花鸟画,“那个时候网络不太发达,不像现在通过一部手机就能看到很多学习视频。”所以,余光珍每天都在电脑上搜索并学习绘画理论、赏析名家作品,她一边看一边做笔记,直到三个月后才开始动笔。她还在电视上跟着名家学习花鸟画,一学就是两年。“学习国画要不停地琢磨,不停地练习,只有悟透了,才能下笔如有神。”
2016年,为了进一步精进绘画技艺,余光珍前往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进修。“在这里,我的花鸟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余光珍说。
对学生最大要求是认真 蹈、唱歌、太极拳等课程。上学期,余光珍受到学校邀请,在这里教授国画。
“目前班里有20多名学生,有基础的不多,教学难度确实比较大。”余光珍说,她对学生最大的要求就是认真,比如认真看名家的画、认真临摹作品,“我有一个习惯,每堂课都让学员临摹我的画。”每节课开始前,余光珍都会画好20多幅作品,带到课堂上供学员临摹,“我的花鸟画偏现代一些,包括自然风景、石头、小鸟等,梅、兰、竹、菊比较少。”余光珍认为,为学员们准备临摹作品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练习和进步的过程,“熟能生巧,不会占用我太多时间。”
余光珍常和学员们强调,绘画并不是完全按照某个人的作品临摹,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一幅画想要吸引人,最重要的是构图,有疏有密、虚实相生,其次是看笔墨,比如线条的运用、笔法的多样性等,最后才是看色彩。”
学习和教授国画,就像是一场修行,让余光珍的生活更加充实。虽然今年70岁了,余光珍还是想继续学下去,“俗话说,学无止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国画的风格也会有所变化。”余光珍说,要想展现出国画的意境之美,她在绘画技巧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而对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余光珍也很有信心,“只要身体还不错,我肯定会教下去,和退休的教职工们一起‘玩一玩’,对身心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