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中央豪景小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
阜阳市公共自行车自2015年1月运营,至今已陪伴市民近10年,一度仅阜城办卡人数就有10万人。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进入阜阳市场,公共自行车(当地常称“小绿”)用户逐年减少,退市问题也引发关注。“听证会已经开过了,代表发言已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政府部门。”月9日,记者来到阜阳市城乡建设局,相关科室人员介绍,最终结果近期将向社会公示。
用户逐年下降,多县“小绿”退市
“我在这里给公共自行车进行保洁,一个月二千元左右。”月9日,记者来到阜阳市临泉路文峰公园附近公共自行车停靠点,保洁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自行车看上去还好,其实有的已经用了近10年了,毛病也很多。
记者现场看到,保洁员正在调节自行车座椅高低,以方便市民骑行。据悉,从2015年1月起,“小绿”陆续进驻阜城及各县市区,那时共享单车还没有兴起,小绿在阜阳非常火爆,办卡的市民一度排起长队。还有的市民用“小绿”车队迎亲。2016年1月的数据显示,小绿在阜阳一年时间,仅阜城办卡人数就有10万人。
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进入阜阳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共享单车,加之电动自行车的持有量逐年上升,“小绿”的用户逐年减少。记者从当地了解到,目前已有阜南、临泉、界首、太和等宣布停止运营公共自行车。2021年10月,临泉“小绿”停止运营。2021年10月,界首“小绿”停止运营。2023年4月,太和“小绿”停止运营。2023年5月,阜南“小绿”停止运营。
举行听证,何去何从将公示 9月9日,记者来到阜阳市双清路安居工程附近公共自行车停靠点,这里的“小绿”看上去不是很多。附近居民刘琴女士告诉记者,与以前相比骑公共自行车人明显少了。“因为这里共享电动车停得也比较多,一些市民觉得共享电动车更方便,就不骑自行车了。”
一方面公共自行车绿色环保成本低,另一方面确实市场用户逐年减少,使用率越来越低。“小绿”该何去何从?8月19日,阜阳市城乡建设局召开阜城公共自行车有序退出市场听证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群众代表等相关意见。
据介绍,就公共自行车退市问题,代表意见不一。设施老化、成本高、使用率低等因素支持退市,但绿色环保、用车成本低等因素建议保留。“我们建议可以让公共自行车逐步退市,给经常骑公共自车者一个适应过程。”9月9日,记者在当地中央豪景附近公共自行车停靠点采访时,附近跳广场舞市民纷纷表示。
9月9日,记者来到阜阳市城乡建设局,相关科室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听证会已经开过了,代表发言已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政府部门,需要当地政府根据这些材料作为参考,最终结果近期将向社会各界公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王振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