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文婷(左)在给学员上课。
2024年秋季学期,池州老年大学开设42个专业75个教学班,参学近2500人次。近年来,该校拓展专业领域,丰富课程设置,既有书画、体育健身等传统课程,又开设中医养生、茶艺、智能手机应用等专业,并推出国学与池州地域文化、青阳农民画等池州特色课程。
识茶品茶,健康养生有讲究
茶叶一股脑都往冰箱放,捧一杯茶喝一整天,这些做法是否可取?在池州老年大学的茶艺课上,潘慧春一一讲解。“我着重讲的是茶与健康,这些知识也是老年人生活中所需要的。”
潘慧春从事茶行业16年,从一名茶叶门店的基层工作人员成长为技术人员,曾专门学习茶艺,目前是高级茶艺师、二级评茶技师、高级品茶师。“我特别喜欢茶,也喜欢研究茶艺。”她告诉记者,茶艺包括茶美学、茶空间和茶文化等很多方面,老年大学的茶艺课既讲解识茶、辨茶、储茶和泡法等理论知识,也从老年人的兴趣与实际需求出发,纠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误区。
“比如,有老年人喜欢什么茶都往冰箱放。”她表示,铁观音、绿茶建议冰箱存放,但红茶、白茶和普洱不建议如此储存。“有的老年人喜欢泡一杯绿茶喝一天,也不合适。”她解释,茶汤其实有保质期,约1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泡茶也有讲究。“六大类茶的泡法不一,比如芽头嫩的绿茶,建议用80度的山泉水泡。”潘慧春介绍,此为看茶泡茶。对老年人来说,看人泡茶对健康尤为重要,“年长的,可以选温和一点的红茶,体质不同,饮用时间不同,建议饮用的茶也不一样。”她解释道,对泡茶容器来讲,绿茶不建议用盖碗和紫砂壶泡,“会削弱鲜爽度,但祁门红茶的茶香似花似果似蜜香,日常可用盖碗或玻璃容器,这是看茶选器。”
“学习茶艺,可能要学两期到三期方可入门,考验学员的耐心。”潘慧春告诉记者,这需要教师花一点心思,一是让老年人听得明白,二是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老年人的学习兴趣。为此,这个学期她修改了教学课件,“增加了安徽名茶的科普,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到安徽的茶,带动身边的人推广安徽的茶。”
“茶艺课的学员都很年轻,50多岁到60岁左右。”潘慧春注意到,学员们注重保养,本身就很美,“学习(茶艺)以后,变得更美了。”
关注耳穴,中医养生很实用
池州老年大学的中医养生课今年秋季开学招收50多名学员,“还有很多人问我能不能旁听。”该班教师巩文婷是当地中医院的一名资深护士,被推荐至老年大学兼职代课,因其讲解的课程着重中医养生的实用性,特别受学员喜欢。
今年秋季学期的第一课,巩文婷向学员介绍了耳穴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让大家有一个概念,失眠除了药物辅助治疗,还可以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调理。”她向记者介绍,失眠人群在老年人群体中常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课,学员可掌握相应的耳穴穴位,使用耳穴贴或反复按压相应的穴位,可进行简单的调理。
“像老年人有高血压,耳鸣,眩晕,颈肩腰腿痛和焦虑等症状,也有相对应的穴位。”巩文婷表示,每节课会播放耳穴保健的养生操供学员练习,熟能生巧可起到很好的调理身体作用。
除耳穴外,拔火罐、艾灸、刮痧等中医养生课均有涉及,方便学员学以致用。“家人不太舒服的时候,比如肚子疼,发烧或腹泻,也能进行简单的调理。”
在实际教学中,学员年龄、学习水平、学习进度参差不齐,想要精准地贴对耳穴穴位也有难度,课程的进度相对较慢。“作为教师,要慢慢地教,让老年人感兴趣并快乐地学习。”巩文婷惊喜并欣慰的是,学员学习热情特别高,有的专门购置了书籍和耳朵模型,遇到不懂的不清楚的会线上咨询,同时班里自发成立了中医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练习。
“大家请教我,对我自己也是个提升。”巩文婷坦言,学员热情高,学校提供专门的教室并配置了完善的多媒体,这本身就是对中医的一种推广。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姚一鸣((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