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照片承载合肥发展历史。
作为城市记忆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城市记忆馆收藏着城市文化的灵魂。合肥城市记忆馆将于10月1日正式开馆,里面有哪些亮点?9月22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提前探馆获悉,这里设置了六个主题板块,共计58个展项,引入数字化展陈技术,将合肥的过往徐徐铺陈开来,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保留老市政府办公楼原貌 合肥城市记忆馆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256号,利用原合肥市政府办公楼建馆。9月22日,记者看到,在大楼入口附近的墙壁上有一块醒目的“历史建筑”标识牌。记者获悉,合肥城市记忆馆是合肥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改造中保留了建筑外立面历史风貌,内部则空间重构、优化布局。
进入合肥城市记忆馆,在一楼展厅入口附近,市民可以通过一段影片了解展馆的主要展陈内容和形式。这里还设置了数字人导览,引入数字虚拟人技术,观众可使用合肥方言等多种语言与其互动,查询参观路线等信息。
市民可沉浸式互动体验
记者了解到,合肥城市记忆馆立足“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聚焦1949年~2022年合肥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合肥不错、工业璀璨、街市熙攘、文化兴盛、科教兴市、城建蝶变六个主题板块,多维度展示合肥如何乘势起飞,以及城市的发展印记。
展馆从一场全景式的影像展拉开序幕。“这里是沉浸式剧场,三面都是屏幕,展现合肥的千年历史。”讲解员介绍,观众可以与场景中的老物件、经典老场景进行互动,在此寻找记忆中的城市印象。记者注意到每个主题板块都有多个单元,像“合肥不错”设有改县建市、百业俱兴等单元,“科教兴市”则有培根树人、科教基地、科创名城等单元。
第一座人民公园、第一辆客车、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条沥青城市道路……一张张老照片的下面,都配有文字介绍,承载着合肥这座城市发展的记忆。随着逐楼层深入探访,记者注意到,展馆的每一层都有多个互动项目,甚至还专门设置了打卡区和休息区。
记者获悉,合肥城市记忆馆引入前沿的数字化展陈技术,如沉浸式光影技术、数字化交互系统、VR视觉等,共计58个展项,37部视频短片,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老照片老物件仍在征集 “这里不只是一栋建筑,更是一个缩影,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合肥城市记忆馆工作人员高娟介绍。
记者了解到,合肥城市记忆馆将于10月1日正式开馆,并于9月23日~28日开展场馆压力测试。因记忆馆体量空间有限,为保证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采取预约限流方式,游客可提前通过“合肥城市记忆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9月22日上午,记者逛遍整个展馆用了一个多小时。
记者获悉,目前合肥城市记忆馆已启动1949~2022老照片老物件线上征集,对象可以是展现合肥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照片,可以是承载城市印记的老物件等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魏鑫鑫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