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店里的动漫IP联名金饰品。于盛梅/摄
“逢长假,金必跌”的价格魔咒,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被打破了。
长假期间,金价始终保持在600元的高位。随着黄金价格不断升高,金饰价格也涨到了令消费者直呼“不可思议”的程度。持续高位的金价吓退不少买金人。十一假期作为传统的黄金饰品销售旺季,以往人声鼎沸的金店却落寞起来,失去了曾经人来人往的客流量。
越等越贵的金价,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
越等越贵的金饰 “本来一直想置办一个金镯子,担心买在高位,但没想到越等越贵,现在直逼800元/克的挂牌金价实在让人下不去手。”
李莉在社交平台表示,一直在等金价跌,从年初540元/克等到现在的600元/克,犹豫让她错过了入手的好时机,“等金价跌到580元就买个金镯子,但这个十一又没戏了。”
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宋蒋圳告诉记者,黄金行业有“金九银十”一说,以往国庆前夕正逢中秋,十一期间也是婚礼旺季,结婚三金、节日送礼、自用收藏等场景居多。
但一位金店销售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十一期间客流量有所减少,观望情绪下当场成交的交易并不算多,“整体效益肯定是不如去年。”
旺季遇冷背后,金价高成为令人望而却步的直接原因。多数黄金品牌的挂牌金价都会比国际金价高20%至30%,而金饰在此基础之上,还需另收加工费,这也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更高。
面对消费者的犹豫情绪,金店销售们常用的话术是:“其实现在买还是挺划算的,因为黄金价格一直在涨,后续如果继续涨的话你就算回收也不会亏钱。”
话虽如此,但在消费者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黄金消费也被大大抑制。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523.753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5.61%。其中,黄金首饰270.021吨,同比下降26.68%。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显示,2024年二季度中国市场金饰需求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同期新低,仅为86吨,上半年中国金饰消费则同比下降18%至270吨。
为了卖金,金店们拼了 为了刺激需求,金店们使出了千方百计。
一般来说,金饰价格由金价、克重、工本费三个因素决定,这也成为金店们重点发力的领域。
记者走访发现,十一期间,部分金店推出了比较大的优惠力度,周大生、中国黄金、潮宏基等多个品牌每克黄金的优惠力度都在100元以上,而优惠后的价格在630元/克左右,工本费另算。
一些县城金店的促销更丰富。比如搭配满2000送500彩金的优惠活动,以旧换新工艺费、回收费优惠,婚庆场景购买“三金一钻”有专属的豪华婚庆大礼包、会员抽奖等。
除直接让利之外,金店们还拼起了产品设计。
多位金店销售对记者表示,现在的金饰产品特别拼创新,年轻人也更喜欢一些设计新颖的款式,这样能把价格打下来。
“因为金价很高,选择小克重的消费者也多了起来,毕竟一条联名款的足金手链便宜一点的几百块就能买到。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预算或者需求来做产品的推荐,纯金手镯、金珠手链、编制金饰手绳,丰俭由人。”一位金店销售说道。
降低客单价的小克重金饰,花样越来越多。有金店推出了“0.2-1克”的黄金吊坠合集,带来“1克小足金”的快乐;还有金店推出“1克金素圈手镯”,几百块就能买货真价实的金镯子。
金价还要涨到什么时候? 随着金价暴涨,金店们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金店们既要面对金价高位的波动,又要面临客流量减少的困境。在门店布局较为饱和的当下,经营层面承受着一定挑战。
而金价上涨的趋势,或将延续。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告诉记者,美联储降息叠加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趋势下,中长期来看金价的上涨或是大概率事件。
王红英认为,投资而言,要保持理性情绪。毕竟金价创出新高之后,短期存在技术性回调的可能性,建议投资者切勿加杠杆、合理按需进行购买。
宋蒋圳建议,短期来看,一些刚需人群,可以趁着活动降价促销进行购买;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投资者可以分批次、小幅度入场。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理事陈汉义认为,黄金上涨的动力还在。“现在觉得七百元以上的挂牌金价贵,也许明年此时大家会认为这个价格可以买。想回到过去一年的金价,基本不太可能了。”据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