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皖江第一隧”首线贯通
通车后从隧道过江仅需5分钟

  “八百里皖江第一隧”首线贯通。 

  本报讯 10月12日,随着“皖江奋斗号”盾构机顺利抵达接收井,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右线率先贯通,标志着“八百里皖江第一隧”取得重大进展,长江上将再添一条过江通道,同时也为国内同类型超大直径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位于芜湖市长江大拐弯处,北接江北新城吴越路,穿越长江,南至江南城区大工山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快速路,全长约5965米,其中盾构段长3958米,设计时速为80公里,是安徽省首条过江隧道,也是长江皖江段首条超大直径过江隧道,被誉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据介绍,右线隧道贯通后,左右双线隧道累计施工完成6917米,已完成总长度近九成。
  “隧道先后在上软下硬、互层等10余种混合地层中穿越,堪称‘地质博物馆’,不仅有黏性如胶泥一般的泥质粉砂岩地层,还有硬度高达113.4兆帕的石英砂岩地层,更有一条宽达35米的破碎带。”芜湖长江隧道公司党工委书记、董事长戴洪伟说,长距岩高水压大、地层复杂控制难、穿越断层风险高、可燃气体滩底藏等重难点,对工程提出了巨大挑战,该隧道被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评价为“目前长江上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盾构隧道”。
  “自2021年9月17日盾构机始发以来,先后更换刀具2200余把,江底带压进舱1800余次,右线隧道最终历时1117天实现胜利贯通。”建设指挥部盾构工区项目经理徐恒吉表示,右线隧道的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团队成功攻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困难环境地层的掘进技术难题,为长江皖江段盾构工程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水下盾构隧道建设增加了技术储备。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是芜湖市、安徽省双重点工程项目,建成通车后,驾车从隧道过江仅需五分钟,将大幅提高芜湖市跨江交通能力,对加速江北地区发展,促进芜湖省域副中心建设,加快安徽省长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孙芮通讯员李桂香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