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爱打麻将、爱吃零食、爱看新闻
103岁老人的生活不枯燥

  吴清和老人在看电视。 

  百岁老人大多经历了时代的沧桑巨变与快速发展,漫漫人生路上,不仅收获了刻满岁月印记的皱纹,也获取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面对生活的从容豁达。10月10日,重阳节前夕,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探访了池州贵池区梅街镇乌石村的百岁老人吴清和,聆听他的故事。
  生活乐趣:每天收看新闻和天气预报
  吴清和如今已是103岁高龄,但依然精神饱满,行动自如。目前,他在长子吴光胜与次子吴光德的轮流照料下安享晚年。
  10月10日下午,在池州主城区兴济小区吴光德的家中,记者见到了吴清和,他面带笑容,走起路来不需要搀扶,一根拐杖足矣。虽然听力不如往昔,但眼神仍然“在线”。“即便是地上的一根头发都看得到。”二儿媳颜美华笑着说道。
  打麻将算是吴清和晚年的一大乐事。如今,兴致高时他仍会打上几把。在乡下大儿子家中居住时,老人经常与村里的其他老人聚在一起打麻将,技术还不错,常常能赢。
  除了打麻将,吴清和还爱吃零食。“他喜欢吃零食,早餐吃得不多,但时不时会吃些点心。所以我们会在家中常备零食,保持‘不断货’。”颜美华说。
  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小乐趣的追求,同样体现在他每天的固定活动中。每天晚上,吴清和都会准时收看电视上的安徽新闻和天气预报,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他还保留一个独特的习惯——记录天气预报,每天用纸笔清晰地记录下时间、温度及晴雨状况:天气晴朗时,他会在纸上画个圈作标记;若是下雨,则打个叉来表示。
  长寿之道:乐观的心态与有序的生活
  采访中记者获悉,老人的日常生活规律且简单,一直遵循着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吴清和便会起床,洗漱完毕后,悠闲地喝早茶、吃点心。早餐结束后,还会细致整理自己的房间。据吴光德介绍,父亲一直爱整洁,并力求亲力亲为,即便如今已是103岁高龄,仍然坚持自己动手收拾,不愿假手于人。“每次去哥哥家接他,他都早早把东西收拾好,把身份证件等重要的东西放在一个小包里,衣服等放在另一个大包,拾掇得井井有条。”
  被问及父亲长寿的秘诀时,吴光德表示,主要得益于其规律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态,以及一定的长寿基因。“我父亲还有一个胞姐,104岁离世,细想来家里老人好像都是高寿。或许我们乌石村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是长寿的一个因素,我们村现在80岁以上的有41人,70岁以上的有100多人呢。”
  长寿和饮食习惯有没有关系呢?吴光德表示,在饮食方面父亲并没有什么特别讲究,“他口味较重,偏爱咸辣口味的食物,对甜食更是情有独钟,早上喝奶粉时,总要加几勺白糖。”考虑到老人牙口不太好,家人在做饭时会特地将菜切得更细碎,煮得更软烂。“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老人对汤品很喜爱,几乎每餐都离不开一碗汤。”
  吴清和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在童年时期,他有幸接受过私塾教育,后在油坊当学徒。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能够接受教育、读书识字已属难得;然而,吴清和并未满足于此,他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后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担任了文书一职。1957年,供销社成立,吴清和又入社从事采购工作,并在此岗位上勤勉耕耘,直至退休。
  “父亲待人宽厚,性情温和,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为我们这些小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吴光德如是评价。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春友通讯员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