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发挥优势 持续发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上接A05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将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聂爱国表示,全省交通系统将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持续加快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大通道、“一带一路”交通项目建设,努力构建“内畅外通、高效便捷”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综合交通发展能级,全力服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表示,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学笃行,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发展壮大“万亿级”高端绿色食品产业,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说:“我要把粮食种好了,不辜负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今年把流转的土地继续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新建水渠护砌,增加移动式喷灌设备。新的喷灌设备,在家里就能远程作业,非常方便。有了高标准农田,种好粮的信心更足了。”他表示,要认真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带动大家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调研,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念兹在兹、牵挂于心,让我们倍感温暖、倍增干劲。”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表示,将注重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优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投入政策和机制,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提标,完善高校学生资助、重点人群就业支持政策等,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将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
  “我们将全力做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各项工作,解决好重点人群就业。”合肥市瑶海区人社局局长张建宁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抓紧抓实现有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完成新增城镇就业目标;多措并举稳定重点群体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持续开展特色招聘活动;千方百计挖掘岗位,深入开展“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托底困难群体就业。同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特别是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近年来,利辛县以“一头牛”开辟乡村振兴新赛道,以“一块布”汇聚轻纺服饰产业新动能。“总书记强调,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我们要坚决扛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使命担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下功夫,加快促进城乡融合,统筹推进县域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利辛县县长万洪超说。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省文旅厅厅长周明洁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利用好淮河文化、长江文化、徽州文化和红色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大黄山建设为龙头,辐射带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协调发展,实施长江、大运河(安徽段)国家文化公园以及凌家滩、武王墩、明中都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旅游业向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延伸,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安徽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位居全国第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位居全国第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个。”省住建厅厅长查文彪表示,全省将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秉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利用。围绕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深入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挖掘运用安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谋深谋实谋细博物馆改革发展‘特色动作’,奋力‘破壁出圈’。”安徽博物院院长雷修佛表示,要破“思想之茧”,突破展览选题的单一性和办展模式的局限性,坚持开门办展,汇聚各方力量,打造一批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走“创新之路”,借力传播推广,主动走出馆门办展,让历史文化“触目可及”,建立全省展览共享机制,推动优质展览资源直达基层;推“赶超之策”,深化改革发展,在全国首推“全面取消预约、暑期延迟闭馆、简化入馆流程”等惠民举措。
  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扎实推进,明中都皇故城成为安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如果明中都仅仅以遗址形态呈现,普通游客不一定看得懂,也难以理解遗址所承载的文化。”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郭如亮说,要按照总书记的明确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探索在关键节点保护性恢复一些历史建筑的风貌,带领游客走进新场景,讲述百姓看得见、看得懂的故事,让文化遗产能够被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丁岗社区辖区的海卉花市街区,已经成为合肥新晋网红打卡地。南七街道经济发展中心负责人杨红艳表示,“我们要落实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在街区升级改造中,积极融入‘文旅+国潮’元素,增强文化吸引力,突出休闲差异性,激发夜游活跃度,提升游客体验感。还要进一步挖掘个性化、精品化需求,开发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构建全要素聚集、全链式融合的文旅产业新生态。”
  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要把总书记这一重要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这为我们持续加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明月表示,党纪学习教育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学在日常更要抓在经常、督到细处更要严在实处。要突出抓好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和新发展党员的纪律培训,实现党员干部从入党、入职到离职、退休后的全周期纪律教育。要把纪律教育融于干部监督管理,做实做细“一把手”和领导干部监督,真正管住关键点、管到关键处、管好关键人。
  事业发展,干字为先。“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要求,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打好从严监督与鼓励担当‘组合拳’,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巢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金平表示,要突出“讲实绩”,坚持以事察人、依绩鉴人,构建用“事实”说话、靠实绩度量的“知事识人”体系,推动干部“肯为”。突出“提本领”,强化以训助学、以用促学,深入开展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行动,建立优秀导师帮带培养机制,推动干部“善为”。突出“严标准”,不断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积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对不在状态、不敢担当、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探索“召回”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破解干部“不为”,推动干部“作为”。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持续为基层减负。’总书记对基层减负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体现了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格外关心、格外爱护。”池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冯卫辰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为基层减负工作作为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抓手,坚持抓减负与促落实、增效能相统一,聚焦群众、人才、企业、基层等方面问题诉求,建立健全“池”久满意“四个服务”矩阵工作机制,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的营造,离不开廉洁文化的滋养和激励。桐城市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金小剑表示,近年来,桐城市纪委监委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元素,精心打造廉洁文化陈列馆,让干部群众接受沉浸式教育。下一步,将持续把廉洁文化陈列馆建好管好用好,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手段、完善教育内容,使其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廉洁知识、接受廉政教育、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阵地和课堂。安徽日报记者 汪国梁 陈婉婉 许昊杰 丰静 汪永安 汤超 何珂 王弘毅 彭园园 武长鹏 朱卓 任雷 张理想 晋文婧 张彩莉 黄永礼 李浩 李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