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近年来,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木兰社区将老年工作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一项突出工作来抓,2021年9月,被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表彰为“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23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如今,这里的社区服务便利可及、社会参与广泛充分、智慧助老银发无忧……
服务更细致子女更放心 80多岁的罗授应老人是木兰社区的五保户,独居多年,考虑到其年事已高,社区在老人的床边、卫生间都安装了扶手;老伴去世后,脱贫户曹之云也是一个人居住,社区同样在他的家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还送去了拐杖等辅助用具。
环境整洁居住安全是“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社区总人口3300多人,常住人口1000多人。”肥西县三河镇木兰社区卫健专干丁琴琴介绍,在这些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了一半,其中还包括40多名身体残疾或患病失能老人。
“很多老人的子女都在外面工作或是务工,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给老年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服务,也能减轻子女的牵挂。”丁琴琴说,社区帮助外出务工子女与老人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和“孝心子女”微信群,教育引导子女们主动履行赡养义务。不仅如此,2018年10月,木兰社区依托公共用房,在肥西县率先建立了提供24小时全托服务的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站,吸纳40多位老人入住,解决了他们一日三餐“买洗烧”力不从心等问题,“对于一些想在家用餐的老人,我们也会提供送餐服务。”
发挥夕阳余热参与热情高
为了让老年人群“老有所学”,木兰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开办特色老年学校,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同时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等智能产品,解决他们与子女视频联络、网上购物、智能出行、网上就医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前我用的是老年手机,只能接打电话,后来换了智能手机,但又不会用。”居民罗根明说,通过在老年学校的学习,他可以很熟练地给子女打微信电话,使用微信付款等功能也不用“求人”了。
除此之外,木兰社区的舞蹈队、擂鼓队等也经常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排练活动,连续两年参加三河镇文艺汇演并获奖,老年人群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老党员孔德为是社区的义务巡逻员,不论逢年过节还是刮风下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们的巡逻队有七八个队员,已经义务巡逻十几年了。”孔德为说,除了日常巡逻维持治安,他们还会不定期去留守老人的家中看一看,防止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丁琴琴告诉记者,社区成立了5支志愿服务、“银龄行动”队伍,推选出40多位老人参加义务巡逻、交通劝导、秸秆禁烧、清洁家园等行动。同时,组织退休老医生开展义诊,推荐有履职能力的老党员担任网格员、聘请退休老村干担任村内旅游讲解员等。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木兰社区还连续两年为老年人发放“分红”,增加他们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