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会明当选“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今年7月,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单位联合表彰了一批“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已故“全国模范检察官”、宣城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会明被追授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
10月10日,省检察院举行颁授仪式,省委组织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受有关方面委托,将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章颁授给周会明同志的爱人曹菁。颁授前,省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宋文娟专门会见了曹菁大姐,并向她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号召全省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持续学习和弘扬周会明同志精神,把对口援藏工作做得更好。虽然周会明同志已经离开我们6年了,但人们仍然会时时想起他那曾经的深情告白:“那片蓝天白云下的净土,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她奉献……”周会明当选“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检察业务专家创下山南3个“第一例”
西藏自治区检察院山南检察分院(现为山南市检察院,以下统一称“山南检察院”)是我省检察院对口援助单位,2011年,时任合肥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的周会明主动请缨,作为全省第一批援藏检察业务专家,挂任山南检察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西藏山南地区是拥有600边界线的边陲要地,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山南地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缓慢,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执法办案要求,如何卓有成效地改变山南地区检察工作落后面貌,带出一支敢于办案、善于办案的检察生力军,一直是周会明反复思索、着力破解的重点和关键。赴任没多久,一条线索进入了周会明的视线。山南检察院在协助调查商务局原局长陆某违纪案件中,一个细节引起了周会明的注意。陆某曾被一犯罪团伙用合成的淫秽色情照,敲诈26万元,这笔钱并不是陆某直接支付的,而是从他人账户上转走的。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周会明察觉到,该案不仅仅是纪律作风问题,背后更可能涉嫌职务犯罪。结果不出周会明所料,他带着专案组以26万元为突破口,查实陆某利用主管“万村千乡”项目等工程建设之机,多次收受工程承建方等贿赂57.5万元。这是山南检察院建院以来查办的第一名处级领导干部。周会明乘胜追击、再接再厉,相继查办了山南地区第一位少数民族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隆子县原副县长丹某受贿案,第一位厅级干部、原西藏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中小企业局局长朱某某受贿案。
3个“第一例”打出了声威,更打出了检察机关的自信:2013年12件、2014年29件、2015年34件、2016年34件,在西藏自治区,山南检察院连续四年查办职务犯罪位居榜首,连续3年办案量占据整个西藏自治区检察机关的“半壁江山”。
变“输血”为“造血”带出过硬检察队伍
虽然办案工作取得历史突破和辉煌战果,但周会明深知,援藏时间有限,而建设西藏任务无限,如何变“输血”为“造血”,建设一支过硬的检察队伍?他边干边思考。在山南检察院党组领导下,通过对重视初查、以案带训、规范流程等工作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刷新理念、教会方法、理顺程序,山南地区检察机关队伍素质迅速得到提升。过去由于办案少,一些干警有些畏首畏尾,周会明便给他们打气鼓劲。
有一位年轻干警从未办过反贪案件,他第一次去审讯一名犯罪嫌疑人时,只待了15分钟就“逃”了出来,认为自己不是当检察官的料,打起了退堂鼓。针对这些情况,周会明常对他们说:“我们司法办案是法律赋予的职责,我们代表的是正义,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何况我们还有事实证据在手,要挺起胸膛大胆办案……”
办案子带队伍,刚开始很辛苦,从线索分析、办案人员搭配到组织、调度,周会明样样亲历亲为,晚上还跟着干警一起熬夜。高原加班与内地不同,一个晚上下来,心脏就受不了。一年多办案实践下来,教会方法、理顺程序后,干警们渐渐成熟起来。
“师傅给了我信心勇气,教会我正确的方法,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超越自己。”那位曾觉得自己不是块当检察官的料而一度打“退堂鼓”的尼玛扎西,后来成了办案骨干。他把周会明称为师傅,言语中充满了尊敬与崇拜。
为了提高干警们的能力水平,周会明提出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请进来”就是协调省检察院先后选派23名检察业务专家到山南检察机关援助,其中一个部门组织多名干部集中援助,开创了“组团式援藏”的先河。“走出去”就是选派6名山南地区检察干警到全省检察机关进行业务培训和岗位锻炼,开展为期3个月的面对面指导。从“输血”到“造血”,通过几年的业务带动,山南地区检察机关办案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周会明在山南带出了一支强有力的多民族检察队伍。这些年来,“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援藏思路,一直为全省检察机关所延续至今。
2013年,周会明援藏到期,面对山南地区的领导和同志们的盛情挽留,为了正蒸蒸日上的山南检察事业,周会明毅然选择留在西藏,再干一任。“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去”,这既是周会明的内心独白,更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政治品格的真实写照。
点滴成溪映照为民情怀
西藏有着最纯净的蓝天白云和最美丽的自然风光,但是高寒低压缺氧的恶劣环境,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了挑战。有一次,周会明到洛扎县办案,看到当地有一位检察官患病,身体极度虚弱。回到住地泽当后,周会明立即让洛扎县检察院的司机将自己房间里的制氧机带到洛扎,送给了那位检察官。周会明说:“制氧机尽管我也需要,但是高海拔地区的患病干警更需要。”在西藏,周会明不仅关心干警,也尽力将自己的关爱给予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周会明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照片:他与一群藏族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孩子们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抱着足球在场地上奔跑。这是周会明爱心资助的又一个故事。
2015年秋季,周会明在和安徽援藏干部、时任山南地委副秘书长林伟聊天时得知,浪卡子县有个贫困的教学点缺少文体用品,便和朋友们一起
1万多元的电教用品、体育用品,
4、5个小时车,把东西送到了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山村教学点。这张照片就是周会明与孩子们踢足球时拍下的。
此外,周会明还发动亲朋好友,帮助山南置办了近20万元的办公电脑;从自己的工作经费中给当地错那县卡达乡支援了3万元基本建设费用;帮助山南检察机关建立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并完成了软件培训工作,提升了山南检察工作信息化应用水平;给咸阳民族学院藏族班困难学生援助了1万元生活费;蹲村驻点,翻山越岭为缺水地区寻找饮用水源……援藏结束后的第二年,周会明接受组织安排,担任宣城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在赴京参加“群众最满意的检察官”颁奖礼回到宣城后得知,院里的一位老驾驶员患肝癌,要进行换肝手术。虽然素未谋面,互不了解,但周会明却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献给了他。他说:“比起我自己,他更需要这笔钱,希望大病面前,能够帮助他缓解一些经济压力。”而当时,他自己却不知道,无情的病魔也已经缠绕在他的身上。2018年1月12日,周会明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猝然离世,年仅53岁。
周会明常说:“我信奉4个字——剑胆琴心。剑胆就是严惩腐败、弘扬正气的勇气和决心;琴心就是执法为民的使命和初心。”这是周会明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援藏5年间,周会明先后荣立两次二等功和一次三等功,连续两年被评为山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被山南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援藏干部,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还被最高检察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并当选“中国好人”。周会明去世后,被中共安徽省委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入选“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安徽改革开放40年风云人物”“新中国70年安徽典范人物”。中央政法委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学习宣传周会明同志的先进事迹。
吴贻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