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合肥“城市生命线”已推广到国外
产业链已集聚核心企业10余家,链接生态企业300余家
  10月30日上午,合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4中国公共安全大会将于11月15日在合肥举办,会期4天。据了解,城市安全产业链是合肥16个重点产业链之一,构建了以城市生命线产业发展集团公司为核心引领、清华合肥院为技术支撑、众多产业链生态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而2015年首创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系统”,已经向多个国家和城市推广应用。
  已构建相对完整产业链
  目前,合肥市已集聚生命线产业集团、合肥泽众、天泽智联、科大立安等城市生命线核心企业10余家,链接生态企业300余家,构建了涵盖软硬件、材料、工程技术服务、运营维护、安全咨询、第三方服务等上中下游相对完整的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链。合肥高新区、经开区分别入选综合类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获批数量居全国第一。
  产业拥有科技支撑。合肥已经建成世界耦合灾种最多、亚洲最大的巨灾科学中心,形成较为完善的巨灾科学中心科研平台体系,建成20余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发布实施各类标准40项,初步构建风险评估、工程建设、数据对接、运营维护等标准规范体系。
  2015年,合肥首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系统,将整个城市作为应用场景,推动系统应用由“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近十年来,从一期5座桥梁、27公里管线扩展到二期51座桥梁、2100多公里管线,再到完成燃气高风险区域监测预警全覆盖和四县一市城市生命线建设,累计布设前端感知设备约8.5万套。系统运行以来,成功预警城市突发险情2万多起,风险排查效率提高约70%,事故发生率下降约60%。
  加快国内外落地推广
  目前,清华合肥院研建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已向多个国家和城市推广应用。下一步,项目将加快建设城市安全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际巨灾科学中心,推动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技术转移转化,同时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一批联合研究院、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
  此外,合肥将创新城市安全应用场景,构建全市域立体化场景生态体系,丰富拓展场景应用清单,打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堵点卡点,推动更多的城市安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从“实验室”到“应用场”。
  同时,合肥将组团提供解决方案、产品技术、监测服务,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全国快速落地应用,并积极“走出去”,抢占国际市场,形成世界级的大平台、大产业。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