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工人,在高校当过旁听生,再到投身公益……“中国好人”王绪宏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多年来,他虽然生活清苦,却一直致力于各类弱势人群、特别是特殊老年群体的慈善工作,并坚持为疾病、残疾、高龄老年人送餐。
投身公益事业 1989年,从学校毕业的王绪宏被分配到铜陵市皮革厂工作,上世纪90年代,随着工厂的关停,王绪宏失业了。从小就有一个文学梦的他决定出去闯一闯。
2002年,王绪宏来到了北京,陆续报了一些学习班,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当了6年左右的旁听生。“不管是文学、历史,还是语言课程,只要老师不拒绝,我就在课堂上旁听,接触了不少著名的教授和学者。现在想来,这些经历也成为我日后投身公益活动的重要原因。”
由于父亲身患癌症,2008年王绪宏回到了老家铜陵,2008年11月,父亲去世了,他在去世之前给了我三点忠告,其中就提到要多做一些‘利他’的事情。”王绪宏说,虽然父亲的话没有太多的大道理,但对于自己来说,犹如“对症下药”,便决心投身当地的公益事业。“当时的铜陵有一些关爱残疾人、老人、未成年人等人群的爱心组织,我加入‘与我同行’爱心协会,成为了第一批志愿者。”
勇救落水者 16岁时,王绪宏曾救起过一名落水少年。2014年,王绪宏获评“中国好人”,也与救助落水者有关。
2014年7月23日,王绪宏在铜陵市天井湖游泳,刚准备回家时,看到水中有一个一起一伏的身影,仔细一听,有人发出“救我救我”的呼救。“我当时就脱下外衣,以最快的速度游了过去。”游近了才发现,这是一个身材高大并且较胖的中年人,考虑到自己身材瘦削,王绪宏赶紧让附近的人把救生圈扔了过来,“我同时也和落水者说,让他尽量不要拽我,并把救生圈塞到了他的身下。”
这时,有的人在水中帮助王绪宏把落水者往岸上托,岸上的人则将落水者拉了上来。后来,王绪宏才知道,原来落水者在水中突发心脏病,才造成了溺水。
王绪宏做过统计,多年来,他有过13次见义勇为行为。
为老人送餐 同样是在2014年,“王绪宏光明志愿者联盟”成立,为社区的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医养结合等服务。
“在这些老人中,最年长的接近百岁,最年轻的也有70多岁。”随着公益活动越来越深入,许多接受过帮助的老人都亲切地称呼王绪宏为“爱心小王”,也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主动找到他。
2018年,王绪宏在铜陵发起了“给未来的我送餐饭”活动,一直到现在,他和志愿者们都坚持为需要帮助的老人免费送餐。“这个活动是依托铜陵市雨花互助养老服务站进行的,餐食由他们提供,社区也给了5000元项目启动资金。”王绪宏说,他们的服务对象也从最初的八个人,增加到了现在的十几个人。
为弱势群体送出关爱和帮助,王绪宏的生活却十分清苦,“我基本没买过衣服,都是各种旧衣,吃的也都很简单。”然而就是这样,多年来王绪宏个人捐款达到10万余元。“我能坚持做公益志愿活动,是社会的需要和群众的需要,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王绪宏说,人在经历苦难的时候,总会渴求帮助,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可以提供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