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合肥市政协助力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近年来,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教育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社区老年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庐州大地涌现,让老人们走进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汲取精神食粮,陶冶文化情操,构成了夕阳下一道美丽的人生风景线。
  社区老年学校的发展现状如何?又该如何提质增效,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近日,在包河花园社区老年学校,围绕“如何办好合肥社区老年学校”主题,合肥市政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协商议事直播活动。市政协委员陈志、市委老干部局老干部教育处处长郑智航、包河区老年大学办公室副主任李华玉、包河区骆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士涛在直播间与广大群众相聚“云端”,共话合肥社区老年学校发展之路。
  郑智航介绍了合肥市老年教育发展现状。他指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全市已建成1632所老年大学(学校),共约54万人参与老年教育(占全市老年人口的33%)。”随后,他从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及推进远程教育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各县市区的经验做法。李华玉表示,包河区老年大学目前已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校荣誉,并从师资力量、课程内容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
  “老年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银发力量’。”陈志建议,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通过“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发展,共同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开启老年人“热辣滚烫”学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