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祺介绍改装车辆的碰撞试验。
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所生产的絮片。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生产线。
有的企业深耕行业,不断创新,保暖材料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有的被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所吸引,从外地来此投资兴业……11月7日,“潮涌长三角满意在‘阜’务”长三角媒体总编阜阳行活动先后深入阜阳界首市、阜合产业园、阜南县等地企业进行实地采访。
穿在运动员身上的“黑科技”
根据产品所需原材料的不同,机器进行自动配比、进料,最后产出的絮片广泛用于服装、床品等领域。在位于界首市的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自动智能化设备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天能够产出3万多米絮片。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我国运动员所穿的服装填充了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保暖材料——仿鹅绒结构G棉,也被称为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这一保暖材料就来自这条生产线。“这种材料轻质保暖,在完全浸湿的条件下仍能保持98%的保暖率。”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飞介绍,以前这种保暖材料都依赖进口,现在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除此之外,该公司所生产的极寒热力绒具有快热、高蓬松、柔软舒适等特点;聚乳酸环保绒,其原材料来源于秸秆,具有阻燃、抗静电和生物可降解新功能……
你知道吗?全国每5只动力电池,就有一只“界首造”。这其中,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贡献了一份力量。14年前,公司落户界首市高新区田营科技园,主要以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为主。在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井然有序,每天有20万只电池发往全国各地。
据悉,田营科技园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电动车电池的生产基地之一,每年近百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焕然一新的新型铅酸蓄电池。
界首科技创新指数居皖北首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023年以来,界首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累计达17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23家。界首市建立了“政府搭台、部门牵线、企业唱戏”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企业与创新资源无缝对接。
与此同时,面对人口体量、自然禀赋优势并不突出的现状,界首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特色产业,打造了“再生资源发展”这块响当当的全国品牌。
光武科技园是全国重要的再生塑料集散地、华东地区重要的再生塑料制品生产基地;西城科技园是皖北最大、华东重要的再生铝加工利用基地……目前,界首市已经形成了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每年回收利用废旧蓄电池、废铝材、废塑料达400多万吨。
为推动资源循环高端化利用与集聚化发展,界首市还出台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奖扶,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清洁生产。
近年来,界首市先后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市)等,连续多年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县”,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县域第6位、皖北第1位,阜阳界首高新区综合评价居全省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皖北县市首位。
公司发展得益于营商环境
2019年,安徽祺力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落户安徽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专注于汽车制造垂直行业深度改装。公司负责人赵祺是上海人。
五年来,阜阳市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公司发展带来了很多帮助,看着企业慢慢做大,赵祺越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阜阳市政府的大门是敞开的,每一个办公室都能进得去。”赵祺说,企业和政府的沟通十分顺畅,这让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业务中去。阜合园区还为公司提供了厂房支持,2022年底,在阜阳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完成了合肥建投的首轮融资。
据介绍,该公司不少员工是从全国各地召回来的优秀阜阳人才。得益于人才优势,公司自主设计搭建了全数字化的企业工作环境、自主设计研发祺力生产管理系统(MES)、同时也延展开发了符合祺力生产管理的ERP系统,在客户端自主研发了祺力车联网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数字化管理服务。此外,还自主研发了柔性车辆生产线,实现了小批量多品类产品生产,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2023年公司实现产值2400万元,今年预计突破1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3亿元。
阜南华翔羊毛衫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远哲也表示,不论是投资建厂,还是各种手续,阜南县都提供了许多支持,“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周都会来公司看看,了解我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今,该公司年产高端羊毛衫100余款、600余万件。
阜南最大程度为企业松绑减负
近年来,阜南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公平公正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最大程度为企业松绑减负。
阜南县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席祖强介绍,阜南县深化“南事不难,南事速办”服务内涵,以“营商”促“招商”,加强地区竞争软实力。总投资102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66天,用优异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阜南。
同时,阜南县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28个集成服务事项,着力构建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政务服务体系。完善帮办代办机制,提供一条龙式项目审批、建设和投产服务,今年以来,帮办代办服务事项244件。建设蓝领公寓、白领公寓,改善人才居住环境,出台《阜南县人才购房补贴工作暂行办法》,对留在阜南工作的各类人才进行购房补助,累计补贴1015人、补贴金额达7760.5万元。
“阜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阜阳市政府秘书长孙存坤表示,阜阳市深化制度创新,推进流程再造,优化为企服务,打造“满意‘阜’务”营商环境品牌。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政务服务领域,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0.5个工作日办结,招商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平均耗时比全省快19.2天。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各地客商来阜投资兴业。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