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立冬后,冰雪经济将迎新空间
  11月7日迎来立冬节气,新一年冰雪季已至。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科技元素正与冰雪文旅场景创新融合,加速形成竞争新优势。
  哈尔滨极地公园总经理戴瑞介绍,公司创新运用元宇宙、VR等数字化技术,打造出“雪龙号”VR极地探险、“长城站”“中山站”智慧触摸屏等特色产品,受到各地研学团的喜爱,为冰雪游孕育新潜力。
  抢抓冰雪旅游“出圈”机遇,围绕冰雪经济、旅游康养、文化娱乐等领域,多地“冰雪+”投资呈现扩大趋势。
  上海市静安区滑雪协会教务长罗浩分析说,近十年间,在冬奥会等冬季体育赛事的带动下,我国冰雪运动爱好者明显增加,有助于优化冰雪产业的资源配置,引导冰雪经济形成更高效产业链。
  近期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从最初的2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3年的89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
  “‘冷冰雪’透着热乎劲儿,消费市场暖流升腾,涌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要借好“冬”风,文旅、市场等相关方面应积极整合冰雪资源,开发差异化、特色化冰雪产品,创造更多新的旅游空间和消费场景,实现冰雪经济的创新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于渤建议,一方面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支持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投资,特别是在重点城市、热门旅游目的地等,促进冰雪产业提档升级。
  记者了解到,面临第九届亚冬会与冬季冰雪季双重叠加期,哈尔滨市多部门联动提前谋划,全面摸底并分类统计当地住宿资源,积极开发高校等住宿接待资源,鼓励支持旅游民宿发展,进一步扩大游客承载量。
  “冰雪人才是推动冰雪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董事长孔庆滨建议,可联合高校、培训机构等加大冰雪人才培养,并探索建立常态化异地流动机制,促进其在不同地区旅游淡旺季实现“候鸟式”流动,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为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呼吁,可充分利用亚冬会有利契机,通过冰上趣味运动会、雪地足球等喜闻乐见的冰雪体育赛事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冰天雪地的“金山银山”效应。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