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去新开的图书馆打个卡
□方怀银
  
  前段时间,朋友圈中不断有打卡合肥市中心图书馆的图文。有天鹅湖衬托,环境自是没得说。里面层层叠叠、一架一架的图书看得眼馋。想来许久没去图书馆了,便动了心思。
  周五晚间登录“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公众号,准备预约周末的档期。一看,周末两天的上下午四个时间段的余票数都是零。只好先注册个人信息,想着会有人退票。注册完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份信息,再刷新进去,星期六上午果然出来了两张票。正在添加游客信息,发现票又没了。估计也是在蹲票的。临睡前,又进去看看,星期天下午有了三张票。赶紧添加游客信息,提交订单,预约成功。心中一阵小激动,似乎完成了一件大事。
  手有体验码,心中便不慌。周日下午一点多,和小朋友乘地铁二号线转三号线,优哉游哉到了“图书馆”站,过马路,就看见那书册形状的建筑物。上楼,往入口处走,见排着长长还拐弯的队伍,不知何故。询问志愿者,方知这是没有申请到体验码的读者在等候放行。有体验码的可以直接进去。穿过等待的队伍,我们核验完体验码直接进入。此时,觉得星期五的蹲守是多么的值得。
  在二楼的自助机器上,为小朋友办了张电子借阅卡,乘电梯直上八楼。小朋友是第一次进入图书馆,很是新奇。每个书架上的书都“检阅”一下,看到一本养猫的书,便抽出来站着看起来。我环顾四周,来看书学习的人真多,有的边阅读边在本子上做笔记,有的还带着笔记本电脑。看见靠窗的有个空位,我把小朋友安顿在那里,开始往楼下转转。
  每层图书主题不一样,装修风格、空间布局也迥异。怕小朋友一个人在上面坐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匆匆而过,便又回到八楼。她好像完全沉浸在书中,我走到她身后,她都没感觉到。也许是图书馆营造的这种氛围,一架架的书,一个个埋首看书的人,会让你不自觉地安静下来。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还在做数学作业呢。
  四点多了,催促小朋友要回家了。她有些不情愿,轻声问,“这书我能借回家看吗?”带她到自助机上,她平生第一次在图书馆里借了本书。走出图书馆,已近四点半,入口处还有长长的队伍,估计今天是进不去了。
  走出图书馆,祁门路上车辆和人群喧嚣,让我又回到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