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直播间为引流把戏多、国补被商家“薅羊毛”……
“双11”五大领域槽点多
  11月22日,记者了解到,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2024年“双11”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数据显示,五大领域槽点多多。
  监测发现,2024年“双11”期间消费维权问题集中在优惠机制复杂、预售价反而更贵、商家故意抬价、先用后付陷阱、直播间套路等方面。
  比如,舆论普遍表示,今年的国补“真香”“不用拼命抢,不需费神算,轻松就能便宜买”。然而,部分商家“乱操作”影响了补贴落地后的实际体验。
  有消费者称,补贴政策出台后,此前关注的商品突然涨价,补贴后的价格与补贴前差别不大,有的甚至更贵,部分商家故意抬高价格,借机“薅羊毛”,有消费者质疑“国补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再比如,今年“双11”,各大直播间纷纷发放“定金红包”。这个看起来是在送福利的活动,却让不少网友深感被套路。本以为能靠红包的折扣“捡漏”,却发现部分商品付完定金的尾款,比其他店铺里直接购买的价格还贵。还有消费者称,有些主播红包发得大,仔细一看都是定金红包。就是要买得多,预售下单多才能用。
  此外,一些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等“新玩法”也遭到消费者吐槽,认为这诱导了盲目消费,加剧误购风险。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