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4日
洪文:一路向前的“火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洪文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机务段合肥西运用车间的一名机车乘务员,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火车司机。入行近30年,他几乎每天都与火车为伴,将梦想定格在双轨之间。
  从“司炉”做起
  1995年,退伍后的洪文被分配到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经过两年左右的学习,1997年5月正式上岗。
  “想学‘开’火车,是要从‘司炉’做起的,也就是先学烧煤。”洪文解释说,他刚入行时,货运火车用的还是蒸汽机车,需要在蒸汽火车头内部燃烧煤炭,其产生的热能通过加热水产生蒸汽,才能为火车提供动力。
  烧煤看起来很简单,但有很多讲究。在师傅的指导下,洪文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煤的湿度,以及将煤撒进炉中的手法。“有一节车厢专门用来放煤,但都是干的,需要加水搅拌,太干了不行,太湿了也不行。”洪文说,将煤撒进锅炉时,一定要尽可能均匀,不能堆在一起,这样才能燃烧充分。
  “升级”为司机
  2000年前后,内燃机车代替了蒸汽机车。经过培训和考试,洪文也从“司炉”升级为副司机,“这时候还不能学驾驶,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瞭望和及时处理一些故障,辅助司机的工作。”
  洪文说,在驾驶室里,司机需要集中精神保障列车运行,他作为副司机,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列车前方或周围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不仅如此,由于内燃机车的构造比较复杂,除了两头的司机室,还包括内燃室、动力室、冷却室等,他要经常进行巡查,在遇到故障时做到及时处理。
  2004年初,洪文正式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岗位发生了变化,洪文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需要操心的事也更多了。遇到坡道怎么办?下雨天怎么开?遇到红灯提前多久开始刹车?对于这些行车中常常遇到的状况,洪文全部了然于心。
  “我们开的是货运火车,对于内燃机车来说,货物重量达到3500吨就已经算比较重了。”洪文说,再加上以前跑的线路多为单线,两列火车只能在站内进行会车,“通常来说,所装货物较轻的车会让重车先走,如果重车停下来,再重新启动,会麻烦一些。”
  安全始终记心间
  在铁路一线近30年,洪文始终将“安全”二字记在心间。“火车司机要胆大心细,小心驶得万年船。”每次上车后,洪文都要仔细阅读交班日志,“日志中会提到有故障的地方,即使修好了,也一定要再检查一遍,做到机车出库之前心中有数。”
  2016年左右,洪文所跑的货运线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内燃机车换成了全新的电力机车。洪文说,和以前的内燃机车相比,电力机车的动力全部来自于电,“车头上有一个装置,叫做‘受电弓’,将它与车顶上的线路相连,就能通电了。”洪文说,以前每个月能跑7个班、14趟,电气改造后,车速提升了,现在每个月能跑10个班、20趟。“因为动力更强,承载货物的重量达到5500吨左右,提升了工作效率。”
  多年来,洪文获得过合肥机务段“百优司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先后带出了二三十位徒弟。“我见证着中国铁路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汽车再到电力机车的转变,相信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