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
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
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推动粮食节约
  1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进一步建立全链条粮食节约、反食品浪费常态化机制。和以往相比,本次进一步突出全链条推动粮食节约,也就是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系列环节中都要节约粮食。
  行动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年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餐饮行业、机关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在全国甲乙级旅游民宿评定中重点检查反食品浪费情况;加强舆论监督,曝光食品浪费行为;严禁制作、发布、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食物行为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
  在粮食加工环节的减损节约,一直以来比较容易被大家忽视。本次行动方案在这方面作出了更加全面的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农业价格成本处处长韩静波表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消费者过度追求精米白面,其实是带来了粮食的过度加工,出品率的降低,产生了加工环节的粮食损失。同时,过度加工也会造成粮食产品里面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流失,长期食用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本次行动方案针对这个问题,强调粮食要适度加工,提高粮油的出品率,通过技术进步进一步减少粮食加工环节的损失。
  全面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是本次行动方案的一大重点。行动方案中明确,支持开展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在内的全口径食物损失浪费基础数据调查研究。相关数据显示,外出用餐的浪费率比较高,是反食品浪费的重点场景。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