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河池在服务台介绍情况。
“很多人都问过我,都63岁了,还在拼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我就是要感谢党的培养,感谢组织上给我的这么多荣誉,感谢社会各界给予我的支持,所以我要感恩,要继续奋斗,全身心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说这番话的是全国劳动模范、六安市“优秀五星级志愿者”汪河池。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热情耐心服务群众 汪河池2014年从六安市政务中心运管窗口首席代表岗位退休。在无报酬的情况下,她回到六安市政务中心运管窗口当了3年志愿者。2018年6月,她牵头成立了全国劳动模范汪河池志愿服务大队[现名为六安市数管局(市政务中心)汪河池志愿服务大队],开始了新“征程”。
汪河池每天坚持“朝九晚五”的在岗模式,站在六安市政务服务大厅醒目位置,提供咨询解答、取号引导、帮办代办、扶老助残、便企便民等服务。
12月3日下午,一位姓李的大姐匆匆赶来,左顾右盼。汪河池迎了上去,得知对方要给公交卡充值,她帮忙指引了方向。
一名腿部受伤的男子向汪河池求助。“要办工伤认定材料是吧?跟我来,我帮你到机子上预约。”汪河池为他打印了预约材料。
“还有谁要打印材料?”汪河池的话音刚落,三位前来办事的群众就跟上来。汪河池麻溜地解决了所有人的需求。
如今,汪河池所在的志愿服务大队有数百名成员。其他志愿者在她的带领下,担任文明宣传员或劝导员,轮流值班。“大厅门口就是一个文明创建点位,每天都有志愿者在点位上值班,引导市民办事、捡拾地上垃圾、为残障人士提供帮助、劝导市民不随地吐痰等,当然我要带头干。”汪河池说。
一位老年人不经意间吐了一口痰。“你好!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请不要随地吐痰。来,我给你餐巾纸,需要吐痰时,就吐在纸上,再扔到垃圾桶就行了。”汪河池立即走过去劝导,并且用工具将痰迹擦干净。
主动帮扶困难群体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还坚持每周组织志愿者在六安市政务中心及周边开展清洁家园、垃圾分类、美化环境等活动,至今已开展了450余次活动,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达12300余人次。
对帮助过的一些情况特殊的群众,汪河池格外挂心。残疾老人姚庆梅89岁了,孩子在外地。几年前,她来到六安市政务服务大厅求助。汪河池经了解得知,老人求助的事要在社区办理,“当时考虑到她腿脚不便,我就打的将她送到社区,办完事再将她送回家。”汪河池回忆道。
此后,每逢中秋节,她都带领其他志愿者,带着大米、食用油、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等看望老人,帮忙打扫卫生、包饺子,陪老人过节。
汪河池还带领大家将活动中收集的可回收废品统一登记造册变卖,所得的钱全都用于购置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生活物资,捐助给结对村(社区)生活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等,受助者已达119人次。
队里的志愿者徐少伟说,大队动员各窗口工作人员,将快递盒子、废纸屑集中到一起交给汪河池,由她统一登记。汪河池对此解释说:“我们积少成多,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兑换成人民币,然后用这笔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
据了解,退休前后,汪河池每年将积攒下来的钱捐给社区、敬老院、农村孩子、准大学生、低收入群体等,为他们送去棉被、羽绒服、军大衣、学费等,累计已达26万余元。而她自己生活却十分简朴,每天都是从家里带点饭菜当午餐,尽量节约每一分钱。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汪河池曾在纺织系统工作过21年。从技术差到全能优级手、生产技术标兵,这段经历培养出了她坚忍不拔、踏实肯干、永不服输的精神。
从参加工作至今,她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曾当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她还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之星”称号。
汪河池总是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扑在工作和志愿服务上,家人对此是否支持呢?“我家人都特别支持,我儿子更是理解和支持我,他一直说:‘只要是让你开心的事,你就去做!’”
“我与祖国共成长,志愿服务建新功。”这是汪河池的座右铭。如今,花甲之年的她依旧满怀激情,勇而不挫,立志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窦祖军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