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浙大二院安徽医院)向联盟成员单位授牌。
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梯度平移和均衡布局,12月7日,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肿瘤专科联盟在蚌埠正式成立。“小叶医探”了解到,该联盟覆盖了安徽省内外156家医疗单位,联盟内将推动检查结果互认,为肿瘤患者打通转诊的绿色通道。
近年来,安徽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优质医疗资源仍然相对缺乏,疑难重症的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肿瘤仍是目前跨省就医的主要病种。”安徽省卫健委副主任杨绪斌表示,希望通过肿瘤专科联盟的建设,共享优质医疗资源,让安徽患者享有转诊、会诊的便利,引导患者有序诊疗。
据了解,浙大二院安徽医院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是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来自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等5省的156家医疗单位加入联盟。蚌埠医科大学党委常委、蚌医大一附院党委书记钱志刚介绍,肿瘤专科联盟吸纳了安徽及周边地区各级医院的肿瘤专科,形成一张有层次、成体系的肿瘤诊疗网络,进一步放大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成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专科联盟,要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和牵头引领作用,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杨绪斌要求,专科联盟牵头单位要与联盟内成员单位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统一转诊会诊标准、转诊会诊流程等,推动联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专科联盟内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联盟内成员单位相关专科的疑难复杂危重病例,可请牵头单位组织专家会诊。
“我们要建立有序就医的通道,专科联盟内要积极开展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服务,牵头单位要研究创新门诊挂号机制,预留门诊号源、住院床位。”杨绪斌表示,联盟要建立绿色通道,确保预约转诊的患者能够优先诊疗、住院,避免出现挂不到号、住不上院的问题,并安排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专家团队进行诊治,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多学科诊疗服务,疑难病例要安排输出医院专家进行手术。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学术讲座、专家会诊、上下转诊等形式开展技术平移,不断提升安徽省乃至周边区域的肿瘤专科诊疗能力和水平。”蚌埠医科大学党委常委、蚌医大一附院党委书记钱志刚表示,肿瘤专科联盟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通过整合省域范围内肿瘤专科医学资源、专业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上下联动、共同发展,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见习记者张婉馨张洪哲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