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宿州
厚植生态底色 书写绿色答卷
 









  近年来,宿州市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执“绿色之笔”谱写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华丽篇章。该市充分发挥基础资源优势,优化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林业资源转化利用,推动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宿州市现有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2家,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省级林业示范社26家,示范家庭林(农)场5家,省级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2家。
  聚焦“高颜值”打造山水秀美生态强市
  全力推动绿美江淮行动。宿州市先后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企业原料林培育、农田林网示范、森林质量提升示范、“百村万树”绿化和森林镇村创建等重点工程。该市创新义务植树方式,举办宿州“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一码通启动仪式,打通全市义务植树线上线下结合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宿州市森林碳汇能力建设项目,编制全市森林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方案。
  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宿州市组织开展市级监督检查工作,定期邀请市直、县区、保护地管理机构召开会议,对各县区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抽查。2017-2023年调查核查绿盾违法违规问题156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54个。
  扎实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宿州市建立区、镇、村、养殖户四级包保责任制,完善野生动物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全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该市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执法,监督检查栖息地、人工繁育等场所共39次,逐步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
  聚焦“高价值”拓宽林业经济转化路径
  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宿州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全市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3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就业28.7万人。埇桥区利用石质山地资源,在夹沟镇等地指导林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木本油料持续壮大。宿州市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契机,在灵璧县、泗县和埇桥区等地大力栽植薄壳山核桃,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推动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市薄壳山核桃栽培面积5万余亩,培育出三个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建成淮河流域薄壳山核桃示范基地。
  木材加工优势明显。宿州市依托两个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立足木竹加工,精准布局产业,锻造皖北最大的家居板材生产园区,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绿色家居产业集群,产业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林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全市涉林企业有1500余家,年产值约128亿元。
  森林旅游渐入佳境。近年来,宿州市森林旅游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宿州植物公园、埇桥区五柳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加大森林旅游发展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游乐场、研学基地等。砀山以花为“媒”,积极开展梨花节、梅花笔会等活动,促进“赏花经济”产业链延伸。2024年梨花节期间接待游客233.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38亿元。
  聚焦“高品质”强化林业改革源头动力
  发挥林长制优势,扩大林长制改革成果。宿州市制发《宿州市林长制工作要点》,发布总林长令,部署春季造林绿化,督导冬春季森林防火。调整市、县林长办负责人,分别由市、县政府负责同志担任。该市将各类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全部纳入市级林长责任区,14名市级林长包保24个责任区,各县区在重点生态区域设立三级林长,构建起完善的林长组织体系。
  同时,宿州市制定《“林长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会同淮北市建立跨界林区联合林长制,填补跨界区域森林资源保护空白。梳理制约林长制改革的十大难题,发布志愿林长倡议书,首批10位志愿林长上岗,开展专题培训190次,参训者达5000余人。
  聚焦“高质量”推动科技引领林业发展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宿州市持续开展林业行政执法“三比一树”活动,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重塑林业行政执法体系。该市积极建设林业科技示范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组织送林业科技下基层活动,开展好全国科普日林业科普系列宣传活动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积极开展南京椴、黄栌等良种的区域试验,做好良种审定准备工作。
  科技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宿州市建设集成森林资源“一张图”、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古树名木、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点区域等智能化管理的林业数字云中心。该市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采取智能感知、实时图传等技防手段,及时掌握人工繁育养殖虎场所、古树名木、自然保护地等动态情况,为林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宿州市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网格化管理,强化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日常监测和专项普查。组织落实检疫执法专项行动。该市坚持以“飞机防治为主,地面防治为辅”,实施联防联治、综合治理,统筹抓好美国白蛾、杨树食叶害虫等防治工作,2024年截至目前,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面积9.28万亩。同时,宿州市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盲区的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格局。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通讯员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