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支持的叙过渡政府日前正式接管权力后,中东地区和域外一些国家纷纷作出反应。分析人士认为,叙利亚究竟会走向稳定还是动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力量博弈影响。
以色列军队继续对叙利亚境内目标进行空袭。据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消息,14日上午,以战机对叙军事目标进行4轮17架次空袭。以军总参谋长哈莱维同日称,以军在叙采取主动行动是防止“恐怖分子”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站稳脚跟。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到访中东,布林肯14日在约旦表示,美国已与被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进行了“直接接触”。舆论认为,布林肯此访意在调动资源保护美国在叙利亚及中东的利益。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2日会见布林肯时说,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土将继续打击在叙利亚的“恐怖分子”。此外,土驻叙使馆14日重新开馆,时隔12年恢复运作,此举被视为为叙过渡政府站台。
俄罗斯副外长波格丹诺夫日前表示,俄方已与“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建立联系,双方讨论了有关保护俄在叙外交使团和公民安全的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外部势力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对叙利亚局势产生深刻影响。
叙利亚问题阿拉伯部长级联络委员会会议14日在约旦亚喀巴举行。会议发表的声明强调,支持包容和平的叙利亚政治过渡进程,维护叙利亚的统一、领土完整、主权、安全和稳定。叙政治分析人士马希尔·伊赫桑指出,尊重叙人民意愿、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端、建立包容性政府,是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叙未来局势的普遍期待。
伊赫桑认为,叙利亚局势能否好转取决于未来政权能否妥善应对一系列挑战,包括能否避免深度卷入地区纷争;能否早日摆脱美西方制裁,吸纳国际援助和投资,开启重建进程;能否妥善解决人道主义危机、促进民生发展等。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表示,叙过渡政府需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未来重建路径,既要能被叙国内各政治、宗教、武装派别接纳,又要争取得到国际社会支持。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