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1版
发布日期:
安徽:联合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行动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的防范和惩治工作,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日前决定,联合深入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行动,通过联动办理一批有影响的虚假诉讼案件,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以促进社会诚信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据了解,2019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以虚假诉讼专项监督为抓手,以重大专案办理为牵引,会同有关部门一体推进虚假诉讼监督和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截至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案件6313件,提出监督意见5204件,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荣获省年度“十大法治事件”,12个案例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
  从我省情况看,尽管当前虚假诉讼高发趋势有所遏制,但一些新领域新类型和系列虚假诉讼案件仍然多发,限于数据共享不足等原因,虚假诉讼存量案件尚未完全“清仓见底”,虚假诉讼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也未彻底铲除,联合惩治、系统治理的合力还有待加强,全面预防和彻底根治虚假诉讼机制也有待完善。有鉴于此,省委政法委决定牵头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并与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结合部门实际,对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突出问题,特别是民间借贷、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离婚析产、企业破产、产权交易、金融保险、社会保障、房屋拆迁开发、民事执行等领域以及规避社会公共政策、违规套取国家专项资金等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要严厉打击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公民人身财产权益、妨害司法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等虚假诉讼犯罪活动,加大对虚假诉讼案件背后黑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司法工作人员违纪违法犯罪的深挖和惩处力度。
  《方案》强调,要结合办案,敏于、善于发现个案中反映的社会管理漏洞,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履行职责,推动个案问题向面上施治延伸,由个案查办到类案办理再到系统治理的递进式深化拓展,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要结合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法护企、保障民生等工作,加强对涉企、涉民生虚假诉讼的预防惩治,维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铲除虚假诉讼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方案》还要求聚力建章立制,健全完善部门协作联动的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吴贻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