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其中秋粮占六成左右。作为全省粮食收购“重头戏”,秋粮“颗粒归仓”事关粮食安全根基。12月16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努力做好稻谷收购市场调控,全省全社会入统企业收购中晚稻将超1000万吨。
据预测,全省全社会入统企业将收购中晚稻1000万吨以上,其中旺季收购量约850万吨。前期,已准备空仓容1753万吨,收购资金353亿元,协调收购企业1804家,完全能够满足中晚稻收购需要。
9月底开始,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就陆续协调安排91个中央和省市县政府储备库点,按不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100万吨三等及以上稻谷,目前进度达98%。11月9日,按程序报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同意,在安徽省符合条件地区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发挥政策性收购支撑作用。目前,已在六安、滁州、合肥、马鞍山、蚌埠、阜阳等市启动15个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合计约39.6万吨仓容,收购稻谷5.5万吨。
为稳定中晚稻收购市场价格,保护种粮群众利益,安徽努力做好稻谷收购市场调控。中央、省市县政府储备三等及以上中晚稻均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1.29元/斤挂牌收购100万吨,稳定市场价格。同时,引导在皖央企、省属企业以及粮食收储、加工、贸易骨干企业主动入市,多渠道收购农户余粮,维护市场价格稳定。从今年的中晚稻收购市场看,市场化收购数量占比超8成,主导作用明显。
同时,发挥12325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管热线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提高问题线索处置效率,对“打白条”“压级压价”等各类坑农害农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