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记者走进芜湖港港区,只见集装箱、桥吊和轨道吊等设备鳞次栉比,宛如一片钢铁森林,完全不见人的踪影。作为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芜湖港口岸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智慧口岸。
12月13日,在芜湖港智能远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远程遥控操作,一分钟不到就完成了集装箱吊装。这种“隔空吊箱”方式大大提升了作业环境和作业效率。
芜湖港务有限责任公司集装箱操作部部长李凯介绍,芜湖港三期集装箱堆场于2022年年底交付使用,通过5G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智能远程控制,一人可操作两至三台设备,场桥单机作业效率提高了约50%,人力资源费用节省约60%。
芜湖港口通过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多式联运智慧港口综合门户,智慧物流平台、智慧生产作业平台等,形成长江港口群、海关等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目前新建智慧堆场效率提高75%以上,无人闸口通过效率由原来5分钟压缩至40秒左右。”芜湖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集装箱生产进入单证无纸化交接模式,进口电商货物港航单证平均办理时间由2天缩短至4小时以内。
在滚装运输码头方面,芜湖港也取得显著成绩。12月13日,记者看到在芜湖港滚装运输码头上停泊着一艘巨大的滚装船,一排排崭新的汽车正在装船。芜湖港滚装码头能满足5000吨级滚装江船(兼顾海船)靠离泊作业,近年来强化集港、仓储、驳运、点检、滚装等专业服务保障,并聚焦汽车厂商需求,开展洗车、PDI检测等“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保障汽车整车出口业务。现在主要为奇瑞、江淮、长安等十几个汽车品牌提供滚装内贸运输以及外贸转运服务。
目前,芜湖港与长江上多家滚装船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已开通长江上下水域整车滚装运输航线,包括芜湖-上海、芜湖-重庆2条主航线,可覆盖长江沿线太仓、南京、安庆、九江、武汉、岳阳等主要港口。2024年8月27日,又开通芜湖-俄罗斯国际滚装直航航线,为长江沿线及安徽省内开通的首条滚装国际直达航线,填补了长江沿线及省域滚装出口服务空白。
近年来,芜湖港加大科技赋能生产,深入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港口建设,加快传统码头向智慧港口升级步伐。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526.86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40.89万标箱;2024年1月至11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9.34万标准箱,同比增加15.47%。
“十四五”期间,芜湖港将充分发挥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优势,以国家物流枢纽、自贸区建设发展为契机,奋力打造“两中心一枢纽”(长江下游集装箱转运中心、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推动安徽建设向海而兴发展高地。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胡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