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合六、合淮(南)同城化和1小时通勤圈建设;支撑合肥-南京都市圈双圈协同联动;依托南淝河、十五里河等主要河流和城市廊道,重点打造一条新“翡翠项链”……近日,国务院批复了《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12月19日,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规划》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合肥市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规划》于12月9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是合肥市首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合肥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规划》明确了合肥的3个城市性质和3个核心功能定位。
3个城市性质为: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3个核心功能定位为: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重点打造一条新“翡翠项链”
《规划》中,不少民生亮点值得期待。合肥环城公园被誉为“翡翠项链”,《规划》依托南淝河、十五里河等主要河流和城市廊道,重点打造一条新“翡翠项链”,串联起城市的主要中心,并融入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复合功能。
《规划》提出,以“群湖为核”,打造“1412”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内部的小型湖泊水体,作为城市生态景观和功能组织的核心,围绕湖泊水体,塑造一个个环境优美、功能复合、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其中,骆岗核心区与老城、天鹅湖、东部新中心以及滨湖4个一级中心则构成了一个“钻石型”的城市主中心结构,这里将成为未来合肥城市形象的主要窗口与重要舞台。
(下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