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语文老师跟我们讲过一件事。
他说,异地工作之后,有次回老家,父母看到他时开心得像个孩子,又是杀鸡又是宰鹅的,做了一大桌饭菜。他要自己动手,父母总是不让。老师说,那一刻他突然有了异样的感觉,除了感受到浓浓的父爱母爱外,还有了一种“回自己家做客”的感觉。
老师的那种“回自己家做客”的感觉,我是多年以后才有体会。
那时候,我们每次回去,父母都提前买好大米、鸡蛋、蔬菜之类,还提前晒晒被褥。就连我们回城里要带什么东西,母亲都在心中做好了打算。
如今,我也人到中年,远离父母,无法在他们身边常伴。父母时常在电话里表示,希望我们能常回家看看。父母对我的渴望和依赖,让我内心一阵愧疚,我只能尽力去做。
其实每次回到家,我能做的事并不多,更多的就是陪伴,就是那种见见面的欣慰和喜欢。虽然电话经常打,也能视频聊天,但在母亲眼里,只有在身边她才觉得心安,看得见摸不着的只能叫思念和挂牵。
其实,子女给父母再多的礼物、再贴心的问候,都不如亲自回家给他们做一顿饭、刷一次锅、陪他们唠唠家常等来得实际而有意义。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该珍惜的一定要珍惜,别等到时候,连“回自己家做客”的机会都没有。
回自己家做客,听起来是心酸,做起来是心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