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全国首个生态湿地蓄洪区明年全部完工

  美丽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
 
  本报讯 两年前,合肥肥东十八联圩四期工程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开工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湿地蓄洪区。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现场探访了解到,四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将于明年正式完工。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规划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也是中国首个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的蓄洪区。据介绍,湿地一、二、三期工程已经建成并发挥效用。
  “目前已经开始管护道路建设和生态绿化,水生植物也进入到收尾阶段,我们还要建设9座交通桥。”安徽水安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施工3标项目负责人郑杰介绍,项目通过水系梳理、水位控制、植物配置等工程措施,修复生态湿地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近期将生态湿地和生态农业相结合,扩大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吸引鸟类前来栖息。
  据了解,四期工程将于2025年全部完工。建成后,日净化南淝河水量约为60万立方米,消减氮磷入湖污染30%、出水水质在Ⅲ类以上,有效促进南淝河水质稳定达标。湿地还营造浅水区、深水区、湿草地、沼泽林、第二滩岛、季节性草滩和生态渗滤岛等7种湿地生境,累计构建鸟类栖息地面积410公顷。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文蔡安安/图